3、文成公主 (第3/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成公主在吐蕃一共生活了四十多年,除了協助松贊干布處理政務之外,同時還親自教藏民們種植玉米、土豆、蠶豆、油菜、小麥等,極大的豐富了當地的物產,其中小麥在高原氣候的作用下,不斷變種,最終長成了藏族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植物——青稞。
當時唐朝的佛教盛行,而吐蕃卻沒有一絲佛教氛圍,文成公主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在到達吐蕃後,決定在當地弘揚佛法,著名的大昭寺就是文成公主建立的,而且寺廟建成後,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親自到廟門外栽插柳樹,這就是“唐柳”的由來,而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稱“長慶會盟碑”就立在唐柳旁,如今已經成爲漢藏兩族人民友誼的象徵。
關於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功績,完全可以講一天一夜,由於篇幅所限,我們不在多說,總之,從文成公主入藏開始,到唐高宗咸亨元年薛仁貴率兵征討吐蕃爲止,整整三十年的歲月,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域,極大促進了吐蕃社會的進步,可以說使當時吐蕃的政治走出了原始性,逐漸走向正規化。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國爲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爲了銘記這位偉大的女性,人們爲她修建了一座塑像,至今這座塑像依然矗立在拉薩市內。
一千多年的歲月過去了,文成公主的事蹟依然在人間流傳,是的,和平之花從來都是絢麗多彩的,友誼之樹永遠都會長青。
如果有一天你走進西藏,走進拉薩,抬頭仰望文成公主的塑像時,你會感受到那遙望故土的眷戀,以及用一生追求和平的執着。
其實那已經不單是一尊塑像了,它早已經成爲了一座豐碑!
一座和平與友好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