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治的祕密 (第2/4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聞言大悅,說道:“這樣做就可以完全服侍父兄,做一個很賢明的臣子了。”
從李世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他當時對於這位九皇子並沒有過高的期望,只是希望他能做好一個臣子就可以了。這和他評價李泰很像自己時,態度是迥然不同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李治是缺少李泰那樣才華的,甚至也缺少李承乾早期代父處理政務的能力。
“寬仁孝友”這四個字如果形容普通的文人學士,或許是個很高的評價,但是用來形容未來登上皇帝寶座的李治,未免有些貶低的味道。其實這四個字不僅僅是李治性格的特徵,甚至可以概括李治一生爲人處世的基本特點。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同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兒子,爲什麼李治的性格跟他的父兄有着截然相反的差別呢?
這個問題,如果想通過史料記載去尋找根源,似乎並不容易,因爲現有的史料實在缺少有關這一問題的直接記載,甚至從李治周圍的人身上,也很難找到間接影響李治性格的因素。
但是當我們將諸多史料片段的記載拼接在一起,充分發揮我們的邏輯推理力量,找出問題的答案其實也並不困難。
我們知道李世民是位強勢皇帝,爲大唐帝國的建立與鞏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是在玄武門之變前後,更是顯示出了策劃周密、毫不手軟的特點,顯然用“寬仁孝友“來形容李世民是不合適的,從遺傳學角度來講,李世民對李治性格的形成並無太大的影響。
再看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爲人寬厚,性格溫順,似乎與李治的性格有着某種傳承關係,如果說李治的性格受其生母的影響,當然也很正確。問題的關鍵是,寬厚只是長孫皇后性格的一個側面,我們從長孫皇后一生的經歷中,感受更深的是她的聰慧與明智,而這一點在李治身上體現的卻很少。
也就是說,早期的李治性格似乎存在着某種缺失,具體就是缺少才華,缺少膽略,顯得過於柔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