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西征龜茲 (第1/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邊我們說過,李世民東征高句麗回來後,就又將目光鎖定在了西部,因爲西部是李世民的福地,天可汗的威名也是源於西部的一系列征討。
從貞觀九年開始,李世民就想徹底的控制西域,因爲成功滅掉高昌極大的刺激了李世民經營西域的雄心,數年間李世民就經常對西域的焉耆、龜茲等國家用兵,雖然大戰沒有,但也是小戰不斷。
李世民用兵西域讓那些小國叫苦不迭,對於它們來講,面對大唐帝國的打壓,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附於大國,而當時在西部最大的國家就是西突厥,唐朝經營西域讓西突厥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爲了阻止唐朝伸手西域,西突厥首先極力拉攏焉耆,目的就是爲了切斷唐朝與西域各國的往來,面對西突厥的拉攏,焉耆毫不猶豫的跟了過去,宣佈不再向唐朝進貢,並且切斷唐朝通往西域的要道,對唐在西域的利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爲了改變這種局面,貞觀十八年(644年)八月,李世民任命郭孝恪爲西州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三千進擊焉耆。恰在此時,焉耆內部發生了變故,焉耆王龍騎突支的弟弟頡鼻、慄婆準等三人乘機歸降唐朝,郭孝恪趁機以慄婆準爲嚮導縱兵奮擊,斬殺七千多人,生擒龍突騎支,扶持慄婆準管理焉耆國事。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郭孝恪僅僅退兵三天後,西突厥發兵攻打焉耆,俘虜了慄婆準,並且扶持了一個親西突厥的焉耆傀儡政府。事實上,唐朝這次西征焉耆並沒有徹底的解決問題,而且依然要面對西突厥在西部的威脅。
就在郭孝恪征討焉耆的同時,焉耆東部的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不失時機的派兵增援焉耆,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爲龜茲當時和焉耆的想法是一樣的,都依附於西突厥對抗唐朝。
本來在貞觀初期,龜茲王蘇伐疊經常遣使來長安進貢,兩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可是自從增援焉耆後,龜茲也不再向唐朝進貢。不久,龜茲王蘇伐疊去世,他的弟弟訶黎布失畢即位。
訶黎布失畢即位後,依然延續着以前的政策,對唐朝的態度很是冷淡,不過他比自己的哥哥更猛,爲了討好西突厥,居然攻打唐朝在附近的屬國,這樣一來就引起了李世民的憤怒,而從遼東回來後,李世民一直想有個藉口繼續用兵西域,現在訶黎布失畢給了自己的藉口,如果不出兵的話簡直天理不容。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李世民詔令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爲崑崙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爲副總管,與安西都護郭孝恪等人率領十餘萬大軍征討龜茲,並且連合鐵勒、突厥、吐蕃、吐谷渾等部分軍隊一同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