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戰術是個大問題 (第3/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郭孝恪站起身來說道。
在阿史那社爾聽起來,雙方似乎都很有道理,第一次總領全軍,在目標已經完全顯現時,阿史那社爾切身的感覺到了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是多麼不容易,由此他更加欽佩李靖、侯君集、李世勣、李道宗等諸多曾經經歷過無數戰陣的唐軍知名將領,而現在自己也面臨着同樣的局面,沒有人能夠告訴自己最終的答案,最終決策只有靠他自己。
會議還在繼續,即契苾何力、郭孝恪發言之後,伊州刺史韓威說道:“龜茲王城距離這裏三百里,我覺得分兵不太合適,西域地形複雜,而且氣候多變,如果幾路兵馬不能定期會和,想要攻下龜茲王城實屬不易,因爲龜茲國雖小,但其王城守備力量相信也不會弱。”
“10餘萬人一起行動,我覺得機動性很差”。司農卿楊弘禮說道。
“將軍!無論如何,必須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右驍衛將軍曹繼書搶着說道。
會議開到現在,只有曹繼書這句話徹底提醒了阿史那社爾,因爲此次征討,李世民是給予無限希望的,作爲行軍總管,阿史那社爾是要負全責的,就算不能征服龜茲,但是絕對不能損兵折將,因爲大唐的聲名遠播四方,戰敗是不允許的,更何況面對龜茲這樣的小國。
如果分兵,最大的弊處就是彼此聯繫不暢,畢竟是在一千多年前,通訊設備很不發達,如果其中的一路或幾路兵馬一旦遭遇不測,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阿史那社爾決定,從現在開始,到攻下伊邏盧城之前,10萬唐軍必須共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