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張說的優勢 (第4/5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次張說能夠重登相位,是以軍事才能打動了李隆基,同樣在他上任後張說施展自己的與衆不同的軍事才能,針對帝國的兵制,提出瞭如下改革意見。
第一項改革:裁減邊軍二十萬!
在很多人看來,張說提出的這項改革措施實在有些無厘頭,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帝國的盛世局面除了文治之外,依然需要武功,更何況北邊的突厥、契丹、奚經常騷擾邊境,裁減邊軍二十萬,一旦邊境起了戰事,誰來買單?
其實持這種看法的人一方面是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另一方面是遠遠沒有了解張說裁減邊軍的深意。
但張說卻是經過調查研究的,久在邊疆的他十分了解邊境駐軍的情況,大唐自建國百年來,雖然邊境戰事不斷,但帝國始終處於稱霸的地位,久而久之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就是發生戰爭根本用不了那麼軍隊進行應對,而那些閒着的軍隊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變成了官員的護衛,或者成了雜役,根本用不到國防上。而打仗恰恰在於兵貴於精不貴於多。
當然上述的這些只是從軍事角度而言,事實上張說的這項改革措施的精華在於,裁軍二十萬後,這二十萬人全部回鄉務農,這樣可以增加帝國的賦稅,換句話說可以爲提高國民生產總值做出貢獻。
當李隆基真正明白了張說的用意後,他立即批准了這項改革措施。
應該說,張說的這項改革措施來自於八年來他那鎮守邊疆的經歷,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是不可能提出這項改革措施的。從這點來看,張說當年外貶,反而成了他一筆寶貴的財富。
確實應了那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第二項改革措施:改革京師的府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