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賀知章 (第1/4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開元十一年(723年)四月,張說上疏請求李隆基效仿太宗皇帝李世民,建立類似文學館式的機構,用以網絡各地的文人學士。在張說的建議下,一個月後,李隆基設立麗正書院,並派張說爲修書使,總理麗正書院的全部事務。
麗正書院設立後,在張說的帶動下,網絡了當時不少文人學士,在麗正書院進行修書、校勘工作,這些人其中包括祕書監徐堅,監察御史趙冬曦等人,而最爲著名的當屬寫下那首《回鄉偶書》的賀知章。
賀知章,字季真,號四明狂客,唐越州會稽永興今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人。
在衆多璀璨的唐代詩人中,賀知章的名氣雖然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響亮,但如果評選衆多唐代詩人中,誰的人生經歷最爲平坦,賀知章絕對是名列前茅。賀知章的一生既不像李白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有一種懷才不遇的鬱悶,也不像杜甫經歷了開元之治的極盛和安史之亂的動盪,本能的產生一種極度的悲觀心理,更不像白居易在經歷了諸多仕途的挫折後,才明白收斂起自己的鋒芒。
賀知章的人生經歷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四平八穩中不時閃耀着點點星光。
證聖元年695年中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一直到麗正書院設立後,在張說的舉薦下,賀知章進入麗正書院開始了著書的工作,此後他的仕途之路平穩中逐漸升遷,歷經太子右庶子、侍讀、禮部尚書、工部尚書,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官致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祕書監。
《舊唐書·賀知章傳》記載:知章性放曠,善談笑,當時賢達皆傾慕之。或許正是因爲性格溫和的緣故,賀知章一生有着極好的人緣。不僅仕途順暢,而且他可以讓表弟陸象先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也可以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結爲“吳中四士。”更可以和張旭、李白飲酒賦詩,切磋詩藝,時人稱之爲“醉八仙”。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李白之所以能夠有幸見到李隆基,正是因爲賀知章看了他的詩文後,不禁拍手稱絕,然後送給李白一個雅號“謫仙人”,並立即將他推薦給了李隆基。
可以說,賀知章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憑藉着自身“性放曠,善談笑”的人格魅力,而獲得各種性格、各種經歷、各種階層人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