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對手 (第2/7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實裏外裏無非只有兩個字——面子!
在這些講究身份、講究臉面的朝廷官員看來,面子問題實在無小事。
最初張說和張嘉貞兩個人還處在暗戰的階段,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兩個人個性的展露無遺,矛盾開始公開化,而公開化的標誌則是對裴伷先的用刑問題。
說起裴伷先並不出名,但他有個大名鼎鼎的祖父,就是被武則天處死的宰相裴炎。
裴炎被處死後,裴伷先因爲受到株連,被髮配嶺南。李旦二次當了皇帝后,念及裴炎曾經有功於李唐皇室,恢復了他的名譽,並將裴伷先從嶺南召回,對他恩寵有加。
但裴伷先的無論是道德水平還是智商遠遠不如他的祖父宰相裴炎,終於在開元十年的時候,裴伷先因爲受賄問題,被人揭發彈劾。
李隆基二話沒說,先下到大獄再說。
和李旦一樣,李隆基同樣念及裴炎曾經的功勞,所以對裴伷先的問題十分謹慎,爲此他特意召集宰相們專門開會進行研究,而張說和張嘉貞矛盾的公開化正是源於這次會議。
張嘉貞認爲,既然事實俱在,一定要嚴肅辦理,而且爲了警示所有人,應該用廷杖。
張嘉貞說完,張說立即站出來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