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試探性的進攻 (第1/5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十月,京師長安發生了震級不算高的地震,似乎是在輕輕召喚已經離開它將近三年的皇帝陛下儘快歸來,或許是因爲受到了某種感應,身在洛陽的李隆基決定在來年二月返回長安。
可是在李隆基剛剛通知完大臣們這個消息的當天夜裏,寢宮裏邊忽然出現了奇怪的聲音,這種聲音一直持續到清晨才漸漸消失,當時搞的王公大臣全都人心惶惶。
在那科學並不發達的年月裏,出現這種事情人們大多會用什麼上天警示、天神感應之類東西來做解釋,所以李隆基轉天便立即召集大臣們,商議是不是不要等到來年二月啓程,應該立即啓程回長安,因爲在他看來,做出來年二月返回長安的決定,上天可能覺得並不妥。
朝堂之上當李隆基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張九齡依舊一如既往的站出來表示反對:
“陛下!現在農家尚未收割完農作物,希望陛下等到仲冬過後再啓程吧。”
張九齡的這句話,其實所表達的意思就是不希望朝廷此時出發,因爲大隊人馬一路行進肯定要踩踏到一路的莊稼,農民們一旦收成不好,勢必會影響國家的稅收。”
不過張九齡這次站出來反對並不是孤身一人,另一位宰相班子成員時任門下省侍中的裴耀卿這次和他站在了同一陣營。
“張中書所言極是啊!仲冬時節過後,我們再啓程回去,到那時農家已經收割完畢,所有人一定會感激皇上的。”張九齡說完後,裴耀卿補充着說道。
坦白的講,張九齡和裴耀卿所說的的確很有道理,而且都是以體恤民生爲出發點闡述反對的理由,但顯然他們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備受昨天夜裏怪聲困擾的皇帝陛下,此刻內心是一種什麼狀態。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九齡和裴耀卿雖然都有各自突出的才能,但並不善於揣摩人心,當然在此基礎上他們更不會找一個折中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要知道身爲宰相,不僅僅是要指出存在什麼問題,關鍵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