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李亨手中的牌 (第2/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天寶初年,因爲李隆基喜好創建邊功,駐守邊境的將領們常以抗擊吐蕃有功而獲官爵。皇甫惟明在與吐蕃軍作戰中連戰連捷,立功心切,決定率廓州治化隆,今屬青海軍向吐蕃所佔重鎮石堡城發起攻擊又稱鐵刃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
石堡城是吐蕃的戰略要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開元十七年729年三月,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用遠程奔襲的戰術攻佔了石堡城。但是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十二月,由於河西、隴右節度使蓋嘉運防務疏漏,致使吐蕃重新攻佔了石堡城。皇甫惟明進至石堡城後,立即展開攻城,吐蕃守城將士一面憑險據守,一面傳書求援。吐蕃即派大論莽布支率軍兼程往援,並取得吐谷渾小王的配合,與守城將士裏應外合,攻打唐軍。皇甫惟明由於急功近利,只顧攻城,忽略打援,結果使唐軍遭到重創,副將褚詡戰死,不得已只好退兵。
隨後,皇甫惟明進京獻俘。十二月,唐玄宗對他進行了封賞,天寶五年746年正月十三日,皇甫惟明又兼河西節度使,至此達到了他人生的頂點。
說完皇甫惟明,再說王忠嗣。
王忠嗣本名王訓,說他是將門後代並不爲過,因爲他的父親王海賓在開元初年是威震西北邊境的名將,王忠嗣9歲那年,其父在松州保衛戰中不幸陣亡,李隆基念在王海賓爲國捐軀,隨後將王忠嗣收養於宮中,並希望他能夠繼承父親的遺志,長大後精忠報國,遂親自爲他取名爲“忠嗣”。
當時李亨和王忠嗣年齡相仿,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騎馬打仗的遊戲,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個人漸漸成了好朋友。史書上記載說王忠嗣“雄毅寡言,嚴重有武略”,在他長大成人後,就連李隆基有時都向他請教用兵之道,而王忠嗣每次講的東西都讓李隆基佩服的五體投地,並預言他日後必定成爲良將。
開元十八年(730年)以後,王忠嗣遵從其父的遺願成爲一名守衛大唐帝國西部邊境的將士,在擔任兵馬使職務期間,多次在河西、河東跟隨時任河西節度使的蕭嵩出征。同年,蕭嵩入朝以後,王忠嗣迎來了他軍事生涯的第一仗——玉川戰役。
此戰前王忠嗣偵察得知,吐蕃大讚普正在玉川檢閱軍隊,決定率部攻其不備,但遭到其他將領的反對,王忠嗣堅持己見,於是率300精騎星夜出擊,結果斬敵數千,致使吐蕃贊普倉皇逃走。
那一年王忠嗣只有18歲!
此後,在和吐蕃的多次交戰中,他都身先士卒的衝鋒陷陣,以至於李亨十分擔心他的人身安全,爲此李亨經常上疏李隆基請求將王忠嗣召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