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波攻擊 (第1/4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於是太子李亨的嫡系,對於李林甫的過分專權,皇甫惟明心中着實不平,所以這次入京獻捷,專門利用韋堅倒戈事件大做文章,在面見李隆基時,不斷稱讚韋堅的才能,並含沙射影的詆譭李林甫。
但事實上,他並沒有仔細分析事情的厲害關係,他所說的話,李隆基內心並不接受,倒不是因爲皇甫惟明說的沒有道理,而是因爲他的身份以及和太子李亨的關係。
以李隆基的智商來判斷,李林甫的專權他是十分清楚的,甚至可以說李林甫的專權是李隆基的傑作也不爲過,對於皇帝來講,誰專權無所謂,只要對我衷心,在我的領導下認真的幹事兒就行。換句話說,李隆基這個皇帝當時是能駕馭李林甫,在李隆基看來,李林甫並不存在威脅。
但太子李亨呢?
從血緣關係角度來講,李隆基和李亨的關係,李林甫完全無法相比,但除此之外,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太子,唐朝自建國以來,皇帝和太子的矛盾基本是代代上演,從這一點來看,要說李隆基內心沒有陰影那是不可能的。
何況太子李亨背後的支持者是邊將,皇甫惟明這樣的人作爲地方節度使掌管數十萬兵馬,在我看來,李隆基當時的內心處於一種矛盾狀態,一方面是李亨作爲三子被殺之後的儲君,沒有在合適的人選,所以李隆基必須要維護。另一方面,李隆基的內心其實也對李亨有所忌憚。
矛盾的心裏促使李隆基的內心形成一種膠着狀態,哪個想法佔據主導,則要看客觀形勢的變化,不過很不幸的是,這次皇甫惟明不知深淺的站了出來,他一定想不到他的做法不僅沒有爲李亨帶來任何幫助,反而差點將裏亨推向的絕境。
當皇甫惟明在李隆基面前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後,李隆基雖然沒有接受,但並沒有採取任何不利於李亨的方法來制衡他,但老狐狸李林甫怎麼能錯過這個好機會,皇帝陛下朝堂之上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很長時間以來李林甫已經全都摸透其含義,現在皇帝陛下沒有肯定皇甫惟明所說的一切,那就意味着皇帝陛下內心肯定有想法。
所以,李林甫決定利用李隆基的猜忌之心,開始了一場旨在一網打盡太子李亨極其黨羽的行動。
天寶五年(746年)正月十五日,長安城中人們正在歡度着上元佳節。入夜十分,太子李亨和皇甫惟明等人出宮到長安街賞燈,走到半路時,正好碰到韋堅,雙方在一通寒暄之後,一起在大街上賞燈,本來一起渡過上元佳節事件很令人愜意的事情,但完事兒之後應該各回各家,可是韋堅和皇甫惟明在賞燈之後,揹着李亨又一同前往景龍觀,雙方在道士的居住室裏暢談了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