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寵之人 (第1/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應該說開元二十四年安祿山從刀下撿回一條命,是他一生重要的轉折點,自此之後他不但沒有就此低沉下去,反而一路扶搖直上,直至成爲李隆基最爲寵信的一位邊將。
當初李林甫在成爲首席宰相後,打破了宋璟掌權時不賞邊臣的原則,甚至着重提拔一些胡人出身的將領,這其中就有安祿山。有人說李林甫打破不賞邊臣的原則,是因爲他專權心裏在作祟,事實上當時如果沒有皇帝李隆基的支持,這個原則是不可能打破的,而李隆基之所以會支持李林甫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爲在他的心中最擔心太子李亨陰謀結黨搶班奪權,而忌憚太子的勢力也是唐朝前幾位皇帝一貫的通病。
正是因爲李隆基的內心忌憚,才使得客觀上安祿山有了被提拔的機會,但那個時候安祿山所處的地位,是不可能瞭解皇帝內心深處想法的,他只能從表面看到是李林甫提拔了他,所以在那個時候他逐漸成爲了李林甫的死黨,這也是李林甫爲什麼能夠成功拉攏安祿山作爲和太子李亨鬥爭籌碼的原因所在。
或許當時李林甫也想不到,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這名胡人出身的將領,有着深如海底的心機,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林甫正在充當一個安祿山向皇帝邀寵的跳板,進而成爲帝國所有邊將中權力最大的人。
安祿山成爲李林甫的死黨,以他的心機必不可少的要向李林甫獻媚,而李林甫恰恰是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所以他時常在李隆基面前誇獎安祿山,這使得李隆基對安祿山的印象不斷加深,隨着皇帝陛下好感的漸漸產生,隨之而來的就是官職的給予和權力的恩賜。
據史料記載,從天寶元年(742年)一直到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歷經平盧節度使、兼任范陽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十年的時間使他從一鎮軍政長官,成爲執掌帝國北部邊境所有軍隊的重臣,手中兵馬將近20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些軍隊說是安祿山的個人軍隊也不爲過,關於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我們在後邊將會詳細說道。
事實上,在安祿山受寵的道路上,還創造了幾個“第一”。
除了給予權力和恩賜,李隆基對於安祿山的評價也是相當之高。唐朝每年考覈官員分爲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天寶九年(750年)安祿山進京獻俘的時候,李隆基給予安祿山的評定等級是上上。
在安祿山之前,“上上”這個等級從來沒有給過人,當年姚崇也不過是“中上”,李林甫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斷的獻媚,也不過是個上下,現在安祿山橫空出世的得了個“上上”,可謂是前無古人。不僅如此,李隆基還封安祿山爲東平郡王,在此之前邊將封王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現在安祿山卻輕而易舉的可以得到,正所謂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