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吾意已決 (第3/5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可悲的是,安祿山內心的變化,此刻李隆基全然不知!
天寶十四年(755年)六月,爲了進一步籠絡安祿山,李隆基決定將宗室之女榮義郡主下嫁安祿山之子安慶宗,同時下詔讓安祿山入京出席結婚大典,在這裏並不排除李隆基藉此讓安祿山進京,進而查看其動向的目的。
但狡猾奸詐的安祿山卻已病重爲由,拒絕前往長安。
安祿山已經想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在他看來曾經好不容易僥倖從長安脫險而出,這一次怎麼可能再踏上充滿殺機與險惡的京師之路呢?
安祿山當然也知道拒絕皇帝的詔令,等於是對皇帝的大不敬,所以他下定決心孤注一擲、破釜沉舟,計劃和這個繁華的大唐帝國一較高低。
坦白的講,在安祿山下定決心的最初階段,他並沒有計劃大規模的起兵南下,他的計劃是用22名番將帶領6000名士兵,護送3000匹良馬進獻朝廷(每2名士兵護送1匹馬),然後利用這些人偷襲京城長安。
但安祿山的這個計劃被河南尹達奚珣識破,他立即上奏提醒李隆基務必提防安祿山的險惡用心,應該阻止安祿山的行動,告訴他即使獻馬也應該等到冬天,朝廷有自己的馬伕,不用勞煩安祿山的軍隊。
李隆基在接到達奚珣的上奏後,忽然感到事態的嚴重性,他採納了達奚珣的建議,並立刻採取應對之策,不過李隆基的策略並沒有什麼新意,他依然採取召安祿山進京,既是籠絡又是觀察的方式,唯一不同的是,李隆基讓內侍宦官馮神威前往范陽宣旨召安祿山進京。
但出乎李隆基意料的是,安祿山在面對馮神威的時候,其表現萬卻可以用兇相畢露、囂張狂妄來形容。
“聖上平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