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征討淮西 (第1/28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博鎮的主動歸順更加堅定了李純解決藩鎮問題的信心,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走紮實道路的決心。此後李純十分重視經濟問題,注意整頓財政,採取多種措施勸課農桑,興修水利,賑恤災民,改革稅法,整理漕運,使帝國的經濟、財政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爲全面開展“以法度裁製藩鎮”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元和九年(814年),李純在帝國國力逐漸上升的時候,開始繼續着手解決藩鎮問題。繼平定三鎮叛亂和強徵河朔之後,李純終於迎來了他平定藩鎮割據的最重要一役,也是李純當政時期影響重大而深遠的政治事件,即元和九年(814年)至元和十二年(817年)的征討淮西之戰。在這場規模空前、耗資巨大、困難重重、歷時長達三年的戰爭中,李純的意志和能力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同時也使他平定藩鎮的事業逐漸進入高潮。
淮西叛逆
淮西鎮自李希烈擔任節度使後,一直處於割據獨立的狀態。德宗皇帝李適征討淮西時,淮西鎮將陳仙奇毒殺李希烈,淮西鎮重新歸順朝廷,後來兵馬使吳少誠又殺死陳仙奇爲李希烈報仇,當時朝廷已經無力討伐,被迫只得任命吳少誠爲淮西節度使。
吳少誠爲人陰險狡猾,自從擔任節度使後,不斷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抗拒朝廷命令。貞元十四年(798年),吳少誠派兵侵掠霍山(今安徽霍山),貞元十五年(799年)又佔領唐州(今河南泌陽),朝廷因爲財政拮据而無力討伐。此後吳少誠氣焰更加囂張,不斷進攻臨潁(今河南臨潁)、陳州(今河南淮陽)、西華(今河南西華)等地。面對吳少誠的囂張行爲,德宗李適實在忍無可忍,在朝廷財力拮据的窘境下,於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削奪吳少誠的官職,併發兵征討淮西。
可是討伐的結果卻讓李適大跌眼鏡,在溵水(今河南商水)之戰中,吳少誠打敗官軍,官軍幾乎損失殆盡,吳少誠揚言打到長安。於是,李適被迫停止征討淮西,重新恢復其官職。
就是在那一戰後,朝廷再也無法駕馭淮西鎮。吳少誠治下的淮西鎮儼然成爲一個獨立王國。
溵水之戰發生的那一年,李純23歲。對於當時朝廷的失敗和祖父被迫赦免吳少誠的情境,年輕的李純全都看在眼裏,一直到他即位後都始終難以忘記淮西鎮帶給李唐皇族的恥辱。因而在平定西川劉闢以後,他即有心征服淮西,只是因爲後來征討成德始終無暇顧及。
事實上,當時李純想要征討淮西除了想一雪前恥之外,還在於淮西所具有的戰略地位。淮西鎮地處中原腹地,其勢力如果向東北方向推進,可以扼制汴河上的甬橋(今安徽宿縣),進而切斷朝廷東南漕運這一經濟命脈;如果向北推進,可以控制汴梁,進而威脅東都洛陽;向西發展,可以直取襄州地區,切斷朝廷通過長江進入漢水北上的漕運路線;因此朝廷一日不得淮西,中原便始終存在隱患。
元和四年(809年)十一月,吳少誠病死,對於朝廷來講這是解決淮西問題的絕好機會。可是鑑於當時李純已經展開了對成德鎮的討伐,爲了避免兩線作戰,李純只得放棄征討淮西,於元和五年(810年)正月,任命吳少誠之弟吳少陽爲淮西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