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時局考驗 (第1/1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征討李同捷
李昂自幼生長在深宮之中,父皇李恆整日嬉戲無度進而對皇子們的教育不管不顧。李昂雖然過着優裕豪華的生活,但他卻沒有放鬆自己。他生性節儉不喜歡華麗奢侈,當時親眼目睹父皇和兄長兩朝王公貴族的奢侈腐化,他對此十分厭惡,所以即位後他首先革除奢靡之風,力倡節儉風氣,選賢任能,澄清吏治,虛心納諫,重農惠民。可以說在李昂的努力下,帝國正在從穆、敬二帝的歧路中逐漸迴歸正途。
不過在李昂勵精圖治、孜孜爲政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帝國始終存在的禍患,那就是藩鎮依舊呈現各自爲政、不服從朝廷政令的現象。作爲一個立志讓大唐帝國恢復生機的皇帝,李昂決心要向祖父李純那樣繼續整治藩鎮。
大和元年(827年)三月,忠武軍節度使王沛去世,李昂得到消息後,任命太僕卿高瑀爲忠武軍節度使。當時李昂的這個決定非同小可,因爲自唐代宗李豫時期以來,藩鎮節度使大多出自禁軍將領,禁軍將領凡是資歷較高者,都願意出百分之一的利息向京城富豪們借錢,進而用來賄賂神策軍護軍中尉,請求授任節度使。由於賄賂數額巨大,所以往往能夠達到目的,而不用經過皇帝和宰相的批准。
可想而知,通過賄賂手段當上節度使,在其上任後肯定會加倍盤剝百姓,以便償還富豪們的債款,所以當時的人們送給這些節度使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綽號--“債帥”。王沛去世後,李昂讓太僕卿高瑀繼任,等於打破了大部分禁軍將領出任節度使的慣例。
當時針對高瑀的這項任命,並沒有在全國藩鎮之內掀起太大的波瀾。李昂見事情進展順利,於是準備下一步從橫海鎮入手,將藩鎮的節度使一點點地換成自己信任的朝臣。之所以要將橫海鎮當作首個目標,是因爲橫海節度使李同捷很長時間以來對朝廷有些不買賬。
在敬宗李湛在位的寶曆二年(826年)三月,橫海節度使李全略去世,他的兒子李同捷未經朝廷允許,便擅自代理節度使職位。李昂即位後,李同捷割據橫海已經將近一年,面對新即位的皇帝,他希望朝廷能夠承認自己的節度使職位。於是,在大和元年(827年),他派遣掌書記崔從長攜帶自己親筆寫給李昂的奏章,和他的弟弟李同志、李同巽一同前往長安朝見李昂,表示願意遵守朝廷詔令。
看完李同捷的奏章,李昂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在他看來,李同捷作爲地方藩鎮節度使之子,是不可能完全聽命於朝廷的。之所以會在自己剛剛即位就前來示好,完全是因爲橫海鎮地域狹小,李同捷需要安定的發展空間,以使自己做大做強。
所以李昂決定不理會李同捷的請求,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大和元年(827年)五月十五日,李昂任命天平軍節度使烏重胤爲橫海節度使,任命李同捷爲兗海節度使,想就此首先將李同捷調離開自己經營已久的橫海。不過李昂擔心河南、河北的藩鎮會煽動李同捷抗拒朝命,所以特意加封魏博節度使史憲誠爲同平章事,不久,又分別授予盧龍節度使李載義、平盧節度使康志睦、成德節度使王廷湊爲檢校官,以便籠絡他們傾向於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