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時局考驗 (第5/1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全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所嚇住,而柏耆倒是沒有表現出慌亂的樣子。他明白自己斬殺萬洪一定會激怒李佑,自己孤身一人待在此處恐有不測,所以他立即押解李同捷及其眷屬出城,瞞着李佑急速向長安奔去。當走到江陵時,柏耆聽說王廷湊準備策劃劫取李同捷,於是輕率地將李同捷斬首,將其首級送往京城。
不過,當柏耆做出斬首李同捷的決定時,也爲他自己帶來了相當大的麻煩。
當李佑得知柏耆殺害了自己的部將,並已經擅自押解李同捷進京的時候,這個領兵平定橫海鎮的主要將領頓時怒不可遏。在他看來,朝廷徵發諸道兵馬圍攻李同捷苦戰了三年才迫使他投降,而柏耆僅僅作爲一個使者,竟然仰仗天子之威徑直劫走李同捷,作爲他一個人的功勞,諸道節度使的功勞幾乎被一筆抹殺,這實在讓人感到窩囊。
因此,李佑聯合諸道節度使聯名上疏李昂,說柏耆作爲皇帝的代表進入滄州城後,沒有彰顯出皇帝的體恤愛民,反而在城內搶劫百姓財物,因爲擔心李同捷進京後會揭發自己,所以半路上殺掉李同捷以滅口。
奏疏的最後,李佑特意加了一句話:
“耆爭功不遜,致使功臣被戮,臣愧對將士,恐生變!”
當李昂看完諸道節度使的聯名奏疏後,他知道此時是得罪不起藩鎮們的,一旦生出變故,那或許會是帝國的滅頂之災。柏耆作爲自己的使者,不僅沒有很好地完成宣慰任務,反而擅殺大將,這是不將自己放在眼裏的表現。
爲了平息衆怒,李昂下令外貶柏耆,並將李同捷的眷屬發配湖南。不久,李昂又得到李佑因爲愛將被殺而傷心得一病不起的消息,一怒之下又賜柏耆自盡。
橫海之亂最終經過三年苦戰而被平定,其治所滄州經過多年的戰亂,骸骨遍地,郊野荒涼、人口流失十分嚴重,活着的人口不超過十分之二三。八月六日,李昂得到橫海節度使李佑病逝的消息,不僅黯然神傷,同時任命衛尉卿殷侑爲橫海節度使。殷侑到任後與士卒同甘共苦,鼓勵他們種田養蠶,流散在外的百姓逐漸回到家鄉。他上任一年後,依靠當地租稅的收入,已經能夠支付一半的軍需,兩年後已經能夠全部支付。而在此之前的李同捷在任期間,橫海鎮三萬軍隊的軍需全部需要朝廷度支供給。
當時王廷湊看到李同捷服罪後,不免驚恐憂懼,他擔心朝廷會繼續增兵合圍自己,於是他向臨近的藩鎮透露出自己願意歸順朝廷的願望。而李昂因爲剛剛平定橫海,朝廷需要休養生息,在瞭解王廷湊有意歸順後,下令停止對成德的征討,赦免王廷湊。至此,包括橫海和成德在內動亂三年的河朔地區,終於勉強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