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時局考驗 (第7/1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嵯顛帶領人馬接連攻下巂、戎二州的時候,杜元穎才如夢方醒,急忙組織人馬進行反擊。十一月二十八日,杜元穎和南詔軍隊在邛州以南展開遭遇戰,結果杜元穎因爲倉促應戰,被南詔軍隊大敗,邛州被南詔迅速佔領,杜元穎只得被迫再一次向朝廷求援。
李昂接到求救的告急文書後,對杜元穎倉促應戰進而導致慘敗,心中十分不爽。於是,下令讓劍南東川節度使郭釗暫時兼管西川事宜,命令劍南東川、興元、荊南三道節度使立即派兵,火速前往西川救援,不久又徵調嶽鄂、襄鄧、陳許三道人馬前往救援。
在李昂佈置增援事宜的同時,嵯顛從邛州繼續向東進兵,很快便徑直到達成都城下,並於十二月四日攻陷成都外城。杜元穎率領將士退守內城,見形勢危急,曾三番五次想棄城而逃,如果不是衆將拼死阻攔,恐怕杜元穎早已經腳底抹油一溜了之。
杜元穎的所作所爲很快便被郭釗報告到了李昂那裏。十二月六日,李昂下令正式免去杜元穎的劍南西川節度使職務,貶爲邵州刺史。十二月十三日,任命右領軍大將軍董重質爲神策軍及西川行營節度使,並繼續徵調太原、鳳翔兩道兵馬增援西川。此時,南詔軍隊已經到達東川的治所梓州外城,因爲當時增援的諸道人馬尚未到達,而節度使郭釗又兵少將寡無力抵抗,所以只得採取拖延戰術,試圖拖住嵯顛。於是,他寫信給嵯顛說:南詔歷來與大唐友好,不知道這次爲什麼會突然入侵,如果是因爲杜元穎的原因,現在皇帝陛下已經撤銷了杜元穎的職務,希望南詔能夠從大局出發,立即退兵,不要背棄和大唐友好的盟約。
當時嵯顛已經得知大唐諸道人馬已急速前來增援,而自己已經孤軍深入唐境幾百裏,如果繼續作戰,恐怕於己不利,在已經劫掠了諸多財物的境況下,嵯顛決定接受郭釗的建議,重新和郭釗訂立盟約,率兵退回成都。
南詔軍隊駐留成都西城十天,便開始陸續撤出唐境,剛到達成都的時候,南詔士兵對當地百姓還算是比較和善,因此街市店鋪照常開業,秩序還算穩定。可是在軍隊陸續撤出時,南詔士兵開始大肆劫掠當地百姓,以及各行各業的工匠和手藝人,然後繼續退出成都。當時西川百姓大爲驚恐,很多人因爲不堪受辱而選擇投江自殺,屍體塞滿江面,翻滾而下。嵯顛見狀,親自領兵斷後以阻止俘虜的逃亡,就這樣走走停停將近三天的時間,南詔軍隊一路不停地劫掠,終於撤出了唐境。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南詔當時劫掠走了大量的唐朝手工工匠,自此之後南詔的工藝水平開始不斷進步,不久之後甚至可以和巴蜀地區的工藝水平相提並論。
嵯顛雖然撤兵回國,但這次突襲大唐成功,完全是因爲杜元穎疏於防備,而且自己在唐軍援兵未至的情況下,主動採取變通之策撤兵回國,纔沒有使戰事進一步擴大。嵯顛清楚地知道,如果大唐拼盡全力和南詔扳手腕,南詔絕不是大唐的對手。
在這種心態支配下,嵯顛在撤退的時候擔心援救西川的唐軍會窮追不捨,所以特意向皇帝李昂上表一封,將南詔這次入侵唐境的罪責一股腦地推到了杜元穎頭上,宣稱自己是迫不得已的一種反抗。他在表文中特別強調,因爲杜元穎的貪污腐敗,致使西川將士對他也是恨之入骨,自己這次進兵成都,西川將士爭相當嚮導,請求我們誅殺杜元穎,現在我建議,爲了大唐和南詔共同的利益,陛下應該殺掉杜元穎。
就在嵯顛的表文剛剛擺在李昂的書案上時,西川節度使監軍張士謙來到京城,也向李昂彙報了自己在西川的所見所聞,並訴說了杜元穎所做的一切。這讓李昂十分氣憤,再加上嵯顛的表文,於是李昂決定,再貶杜元穎爲循州司馬。自此之後,曾經在穆宗李恆時代紅極一時的杜元穎再也沒有被重新起用,大和六年(832年),鬱悶的杜元穎死在貶所,臨終前上表請求朝廷賜官以瞑目,李昂念及舊情,贈與其湖州刺史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