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甘露之變 (第3/1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臣子,地位最高不過宰相,現在宋申錫已經官居宰相,假如他真想擁立漳王而謀反,那麼他能夠得到什麼呢?臣認爲宋申錫絕不會傻到這種地步。”
牛僧孺雖然不像崔玄亮情緒那麼激動,但說的話卻是從人之情理、行爲動機等方面委婉地勸說李昂,進而讓皇帝陛下能夠有所醒悟。牛僧孺的話讓王守澄、鄭注等人開始忌憚,他們擔心一旦這個案子交由御史臺覈查,他們的陰謀肯定會敗露,所以王守澄和鄭注勸李昂儘快結案,只要將主要案犯李湊和宋申錫外貶即可。
大和五年(831年)三月五日,李昂詔令貶漳王李湊爲巢縣公,貶宋申錫爲開州司馬,而晏敬則等人因宋申錫一案牽連而被判處死刑或者流放者將近百人,飛龍廄使馬存亮雖然無力援救宋申錫等人,但當天提出辭職以示抗議,至此宋申錫謀反一案宣告結案。
宋申錫,一個正直清廉、潔身自好之人,卻因爲交友不慎和口無遮攔而慘遭誣陷,最終被貶,並於大和七年(833年)七月鬱鬱而終於貶所之內,讓世人爲之嘆息。
不過,雖然當時宋申錫的案子宣告終結,但因爲這個案子所產生的輻射事件卻沒有結束。在甘露之變發生的一年後,即開成元年(836年),宰相李石上奏李昂,認爲宰相宋申錫忠厚正直,卻被誣陷以至貶死於荒遠的邊地,至今未平反昭雪。當時李昂聽後低頭不語,沉默了很久,然後流着眼淚說道:
“這件事情我很早就已經知道宋申錫是被冤枉的,當時奸臣逼迫我,我從國家利益大局出發,連自己的親兄弟李湊幾乎都保護不了,何況宋申錫呢?最後也就是僅僅保全了他的性命而已,當時不僅宦官誣陷宋申錫,外廷百官中也有幫助宦官的人,這個冤案都是由於朕不賢明所造成的,假如宋申錫遇到漢昭帝,肯定不會如此冤枉而死。”
從李昂的話中我們可以得知兩個信息,一個是李昂至少在貶黜宋申錫後已經知道自己被王守澄所忽悠,同時也說明當時宦官專權是多麼嚴重;二是李昂對宋申錫的死十分後悔。
或許從那個時候起,李昂就產生了以武力解決宦官專權問題的想法,這既是爲宋申錫報仇,也是爲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所以說宋申錫蒙冤事件是一個徵兆,更是一個導火索,它直接導致了大和九年(835年)甘露之變的發生。
鄭李策劃
宋申錫被貶官後,以王守澄爲核心的宦官集團更加驕橫。李昂雖然表面上依舊姑息他們,但內心已經憤怒到不能容忍的地步,當時幾乎沒有人能夠看穿李昂的心思,只有鄭注和時任兵部郎中的李訓揣摩瞭解了李昂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