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帝國肢解 (第5/18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源驛事件之後,儘管朱、李二人互相視爲眼中釘,但無論是誰,一時間都喫不掉對方,雙方只能各自施展計謀與武力,利用藩鎮之間或藩鎮與朝廷之間的矛盾,火中取栗,弱肉強食,進行兼併戰爭,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
朱全忠所控制的汴州地處中原腹地,號稱“四戰之地”,如果想稱霸中原,勢必與四周的藩鎮進行兼併戰爭。他遍觀周邊藩鎮之後,將目光首先瞄準了先前援助過自己的兗州、惲州兩鎮。
前邊我們說過,朱全忠與秦宗權的對抗乃至轉敗爲勝的爭戰中,得力於兗、惲兩州的朱宣、朱瑾兄弟的援助。但是,秦宗權的威脅解除後,朱全忠一方面忌憚朱氏兄弟的驍勇;另一方面垂涎兗、惲兩州的地盤,於是開始盤算如何兼併兩州。可是朱氏兄弟有功於自己,想要出兵征伐卻又師出無名,一時間讓朱全忠有些左右爲難。
當時朱全忠手下有一個謀士名叫敬翔,是個頗有見地的秀才。朱全忠本人詭詐多權術,其部將全都視他高深莫測,只有敬翔能事先猜出朱全忠的心計,所以頗得朱全忠的賞識。敬翔建議朱全忠派一些士兵假裝叛逃進入天平軍境內,然後寫信指責是朱氏兄弟到宣武軍轄境邊上懸掛重賞招誘所致,進而激怒朱氏兄弟。
朱全忠按照敬翔的建議去做後,朱氏兄弟見朱全忠對自己恩將仇報,自然滿肚子怨氣,回信也指責朱全忠是狼子野心。於是,朱全忠以此爲藉口,派部將朱珍和葛從周出兵進攻天平軍。葛從周是一員參加過黃巢起義軍的猛將,當時流傳着一句話:“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說明其驍勇善戰爲人所忌憚。在朱珍和葛從周的進攻下,朱氏兄弟連喫敗仗,先是丟了曹州,進而在濮州的劉橋又遭到慘敗,可以說兗、惲二州在朱全忠的進攻下已經危在旦夕。
值得一提的是,朱全忠四周攻城略地,除了其兵強馬壯之外,張全義在洛陽的經營,則從經濟上對朱全忠稱霸中原起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張全義,濮州臨濮(今山東甄城)人,參加過黃巢起義軍,在黃巢的委任下擔任過吏部尚書。黃巢兵敗後,張全義依附於河陽節度使諸葛爽,從一名普通的軍校開始做起,以戰功逐漸升任刺史。光啓二年(886年)十月,諸葛爽病死,部將張經擁立其子諸葛仲方爲留後,但是諸葛仲方年幼,張經大權獨攬,招致諸將不滿。後來張全義與張經反目,在李克用的支持下,於光啓三年(887年)六月被任命爲河南尹。
張全義帶領麾下百餘人進入洛陽,眼見慘遭秦宗權劫掠後的洛陽城一片狼藉。爲了儘快恢復農業生產,他挑選手下十八人,任命爲“屯將”,讓他們每人帶上一張旗、一塊榜文,分散到洛陽十八個屬縣的村落中,召集流散人員開墾荒地,種植生產。而且張全義親自督課農桑,經常於農耕時節出巡村落,看到莊稼長得好的便招來種田人賜予酒食慰勞,到了收穫的季節,他親自到豐收之家,賞賜全家老少綢緞、綵衣等物。
當時洛陽城流傳着“張公不喜好聲色犬馬,見到這些東西未嘗發笑,唯有看到佳麥良繭,則笑逐顏開”的傳說。如果看到莊稼收成不好,張全義就叫來耕種者問責,對有嚴重過失的張全義毫不留情地施以杖刑。經過數年的經營,洛陽城逐漸從戰亂中恢復,人口增加了五六萬,田野間形成一片桑麻蔚然的景象。
不過,張全義雖然是經李克用而得到河南尹的職位,但洛陽畢竟靠近朱全忠的勢力範圍,兩年之後在朱全忠的威逼下張全義不得不依附。在朱全忠四處攻城略地的過程中,他從張全義那裏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支持,進而保證其爭霸中原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