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帝國肢解 (第7/18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啓元年(885年)三月,皇帝李儇返回京城長安後,便陷入極端的財政危機之中。田令孜在蜀中招募的神策新軍共計四萬五千人,加上原先的左右神策軍,賞軍的費用激增。同時還有朝官將近萬人,每天也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
而此時各地藩鎮卻紛紛截留賦稅,河南、河北、江淮等貢稅之地不再向朝廷上供,朝廷財政部門財源漸漸枯竭,只能靠向京畿、同州、華州、鳳翔等幾州之地徵調賦稅。但是,卻無法保障財政支出,禁軍將士因供給不足經常怨聲四起,宦官田令孜擔心產生兵變,急於尋找新的供應賦稅之地,於是,他將目光瞄向了掌控兩池鹽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所謂的兩池鹽,是指安史之亂後朝廷實行鹽鐵專賣政策以來,安邑、解縣的池鹽,是朝廷財政收入豐厚的兩座聚寶盆。例如宣宗李忱在位時期的大中六年(852年),池鹽收入達到一百二十多萬貫,所以朝廷收入以兩池鹽爲大宗。
但是皇帝李儇即位後,兩池鹽大部分被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據有,每年只向朝廷貢獻三千車鹽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緩解朝廷財政的窘境,田令孜決定收回兩池鹽。
光啓元年(885年)四月,田令孜代替皇帝李儇下詔,讓王重榮交出兩池鹽的管理權以供軍養,並由他自己兼任兩池榷鹽使。王重榮接到詔令後,接二連三地上疏論述,稱河東軍府全靠兩池鹽的收入供給,不同意交出管理權。皇帝李儇派出宦官去做王重榮的思想工作,但王重榮就是不交出管理權。
當時田令孜派出許多親信到各地偵伺藩鎮們的行蹤,一般情況下藩鎮們對待這些宦官是敬而遠之。但田令孜派到王重榮這裏的宦官是其養子匡祐,匡祐仰仗田令孜的權勢,在河東當地仗勢欺人,引起士兵們的憤怒。王重榮利用這個機會,歷數田令孜的諸多罪惡,將匡祐趕出河東地區。
匡祐回到京城長安後,向乾爹田令孜哭訴王重榮全然不將他們父子倆放在眼裏。可田令孜也不敢公開得罪王重榮,於是他想出了外調王重榮的方法,想分掉其兵權。
五月,田令孜以朝命將王重榮調任泰寧節度使,改派義武節度使王處存爲河中節度使,並令李克用率河東兵護送王處存奔赴河中上任。但是王處存擔心盧龍、成德之軍捲土重來,不肯離定州,同時上疏替王重榮申訴。而王重榮則自認爲收復長安有功,趁機揭發令田令孜擅權、離間君臣等諸多罪項。田令孜擔心王重榮藉機發兵興師問罪,便勾結邠寧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對抗王重榮,當時雙方可謂是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田令孜求得兩大藩鎮的援兵,讓王重榮倍感壓力,在經過慎重的思考後,他在十月間決定向李克用求救。當時李克用怨恨皇帝李儇在他和朱全忠的矛盾問題上,沒有站在自己這一邊,而且他探聽到朱玫、李昌符和朱全忠暗中有往來,所以決定對王重榮施以援手,出兵河中。
當時李克用糾集漢、藩兵馬十五萬,準備在來年渡過黃河,從渭水北部討伐朱玫和李昌符。但他向朝廷保證不會逼近京城,等到剿滅朱、李二人,再回師剿滅朱全忠以雪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