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遇害身亡 (第7/11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李曄剛剛下完詔書的當天,朱全忠等人未經皇帝李曄的同意,便派兵將以宦官第五可範爲首的七百多名宦官集中到內侍省殺掉。當時“冤號之聲,徹於內外”,這是宦官自天寶年間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後,第一次遭到大規模的屠殺,可謂是遭到重創。
不僅如此,當時出使在外的宦官,朱全忠也下令讓地方官殺掉,只留下三十個黃衣小宦官打掃宮廷。皇帝李曄雖然痛恨宦官,但當他聽說其遭到朱全忠大規模的屠殺後,頓時感到不寒而慄,卻也無可奈何。自此之後只能讓宮女出入宮廷宣佈詔令,崔胤同時奪得了六軍十二衛的領導權。
朱全忠清除掉宦官集團後,立即將目標轉向朝中的文臣武將,而崔胤則仰仗朱全忠的權勢,任憑自己的愛憎賞罰官員,大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勢。皇帝李曄到達京城長安時,曾經向諸道發佈迴歸詔書,唯獨沒發給鳳翔的李茂貞。當時宰相陸扆認爲這樣做不妥,上奏說李茂貞雖然罪大惡極,然而朝廷並未與之斷絕關係,現在唯獨不發給他詔書,似乎不太公平。
崔胤得知陸扆的上疏後,頓時勃然大怒,他要求皇帝李曄將陸扆外貶。而皇帝李曄對崔胤先前的所作所爲十分不滿,他對韓偓說崔胤雖然有爲國盡忠之心,但和韓偓比起來,崔胤的權術實在太多了。
當時皇帝李曄十分器重韓偓,想讓韓偓擔任宰相,而韓偓則推薦說御史大夫趙崇和兵部侍郎王贊堪當此任。於是李曄想要起用這兩個人,而崔胤知道消息後,擔心新任宰相會妨礙自己大權獨攬,可是自己又無法言明,於是便讓朱全忠出面阻止。
朱全忠覲見皇帝李曄,告訴他趙崇爲人十分輕薄,王贊則無才學,韓偓推薦這樣的人擔任宰相,實在是有失身份。李曄眼看朱全忠態度堅決,不得不取消任命趙崇、王贊爲宰相的決定,但是朱全忠並未善罷甘休,進一步要求懲處韓偓,李曄無奈之下只得將韓偓貶爲濮州司馬。韓偓離京前,李曄偷偷與他辭別,韓偓流着眼淚告訴李曄,說朱全忠現在越來越囂張跋扈,自己即使死在貶所也在所不惜,但如果照此下去,朱全忠很可能會做出篡逆之事。韓偓就這樣流着眼淚前往濮州而去,事實證明在不遠的將來,韓偓的話一一應驗。
不久後,崔胤又接連將政敵工部侍郎、同平章事蘇檢和吏部侍郎盧光啓處死,將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王溥貶爲太子賓客,當時朝臣中曾經跟隨皇帝李曄前往鳳翔的官員,被貶黜者多達三十多人。
朱全忠爲了控制京城事務,在他東征王師範時,留下步、騎兵萬餘人駐守長安,任命朱友倫爲左軍宿衛都指揮使;張廷範爲宮苑使;王殷爲皇城使;蔣玄暉爲充街使,等於將親信便置於禁衛系統以及京輔地區,進而掌握了京城的所有軍隊。
二月二十七日,朱全忠想要返回大梁,皇帝李曄在延喜樓擺下酒宴爲其送行。臨分別時皇帝李曄佯裝悲傷之態,並讓朱全忠在樓前上馬離去以示恩寵,百官則在長樂驛爲朱全忠送行,崔胤爲了顯示對其親近,又加送了三十里,在灞橋之邊與朱全忠餞別。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朱全忠離開長安,崔胤與他的聯合也宣告自行解體,其根本原因則在於兩個人的目標雖然相同,但理想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