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梅鎮位於眉州以東約六十里處。小鎮頗大,約三百餘戶人家,在小鎮周圍,分佈着十幾個村落,一條連接眉州和資陽的主要官道從小鎮南面穿過,使青梅鎮成爲方圓幾十裏最有名的市鎮,但此時,青梅鎮裏瀰漫着一種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氣氛,一支近十萬人的軍隊就部署在青梅鎮以北約三里外的一片森林周圍,整整一天,青梅鎮以及附近的百姓們都在軍隊的指揮下向南方的仁壽縣逃難而去,方圓五十里內,黑夜中再無一戶亮着燈光。
北面的一片森林周圍,十萬遼東軍已經枕戈以待,在森林的最東面是一座小丘,小丘上林木茂密,兩三間茅屋分佈其中,茅屋的主人已經逃難了,這裏便成爲遼東軍的臨時指揮所,其中一間較大的茅屋裏隱隱透出燈光,儘管這絲燈光若隱若現。但在漆黑一片的夜裏還是那樣吸引人的目光。
茅屋裏,李維正和十幾員指揮使正在一幅地圖前小聲地討論着藍玉軍的進軍路線,從斥候得到的情報,藍玉大軍已經距青梅鎮不足五十里了,僅僅一天一夜,藍玉便強行軍一百二十里,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向東南推移,讓所有人都領教到了藍玉用兵的快,如果是從前,大家或許會發出一片驚歎聲,但在場的諸位都是大將,現在已經沒有人驚歎了,藍玉現在的用兵就彷彿一個已經泄密的高明魔術師在同行面前的表演。
他們看到了藍玉用兵‘快’和‘奇’的背後一面,這是以犧牲將士體力爲代價作戰策略,在沒有準備的敵軍面前,這種策略或許非常有效,但在已經非常瞭解這種策略,而且已做好準備的敵軍面前,它無疑會給自己帶來一種滅頂之災。
從彭山到資陽的官道位於青梅鎮以北十五里處,之所以選擇青梅鎮這個位置駐軍,是參謀們根據藍玉的行兵習慣做出的決策,藍玉的行軍習慣是派出三支斥候隊在前面巡查,這三支斥候隊間隔二十里,每支斥候隊約百人,他們的巡查是一種拉網似的探查,非常細緻,所以藍玉打仗從來都不會遇到埋伏。
但參謀在分析了他大量的行軍記錄後。便發現了其中的一種規律,也可以說是一種漏洞,那就是藍玉軍行軍斥候只會在道路兩邊十里範圍內進行探查,以防止半路的埋伏,應該說針對埋伏來說,這種探查已經充分了,發現了敵情,十里的距離足以讓藍玉軍可以迅速集結應戰。
但這一次遼東軍並不是想打什麼埋伏戰,而是計劃以逸待勞,和藍玉軍打一場硬仗,所以把等候的地點選擇在青梅鎮,可以說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而且在青梅鎮以東數里外有一條河,叫做仁壽水,河上橋樑較窄,藍玉二十五萬大軍在過橋時,不可避免地會放慢速度,形成一種瓶頸,這樣,後面的大軍就會大量滯留在青梅鎮的正對面。
“各位,眼前的形勢已經十分清晰了,既然藍玉大軍離我們不到五十里。那說明他的前軍斥候已經過去了,沒有發現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