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二章 “天下人”秀吉的煩惱 (第3/10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當秀吉把入侵朝鮮和大明作爲解決方案公佈之後,樂壞了一大羣人。他的一羣親信紛紛響應,七嘴八舌地討論着美好的未來。加藤清正腆着肚子,說打下明朝以後,要至少分二十個縣城給他;龜井茲炬是海賊出身,一直很嚮往浙江台州,說自己做個台州守也就知足了;鍋島直茂更直接,表示只要是封到中國大陸,哪裏都不錯。
日後在朝鮮戰場上,這幾位個個都如狼似虎,都是被這個美妙前景給刺激的。
秀吉看着這一羣猴崽子興高采烈,老心大慰。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他選擇對朝鮮、大明開戰,除了開疆拓土以外,還有一個難以宣諸於口的原因。
這個纔是他最深層次的戰爭動機。
他太自卑了。
日本人的門第觀念,有甚於中國魏晉。儘管經歷了“下克上”的戰國時代,舊有秩序趨於崩潰。可有些傳統根深蒂固,即便是用卓絕的武力也不可能徹底消除。象秀吉這種一個泥腿子出身的農民,他可以布武天下,可有些事情卻沒法隨心所欲——比如混入貴族階層。在日本史上,這也叫公家和武家的矛盾,也就是傳統貴族和武士集團之間的矛盾。
日本有四大姓氏:源、平、橘、藤原,各地守護大名或多或少都是這四系的源流子嗣。如織田信長,就是平氏之後;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是源氏苗裔;上杉謙信則是藤原族胤。兩邊來往,必得先對一遍家譜,比一比祖上的風光。
象一些重要職位,比如象徵武家最高權柄的徵夷大將軍,必須要源氏之後才能擔任,別家再有能耐也不行。這是一種潛移默化了許多年的傳統,根深蒂固,無人能去撼動。
秀吉出身太低,家庭成分不好,屢次被人鄙視。爲此他削尖了腦袋,拼命也要擠進這四大姓的系譜裏。他不得不挖空心思,編出一整套說法,把自己打扮成平氏的後裔,在中國和朝鮮的史書裏,提到秀吉時會稱其爲“平秀吉”,其實是上了這個愛慕虛榮的農民的大當——可惜在日本,沒人會相信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