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六章 閃擊 (第1/23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裏有必要簡單地複習一下朝鮮的地理狀況。朝鮮是一個多山的國家,自北向南延伸1,100公里。整個半島百分之八十都被崇山峻嶺所覆蓋,平原很少。在羣山侷限之下,能夠通行的道路只有固定的幾條,且是依山勢而修,很少是通衢大道,不適宜大兵團大範圍作戰,給進攻方的戰略選擇很少。
朝鮮行政區分爲八道,自北向南爲平安、咸鏡、黃海、江原、京畿、忠清、慶尚、全羅。其中慶尚道位於朝鮮最南邊,是距離日本對馬島最近的一道。
從慶尚道到位於京畿道的首都漢城一共有三條道路。最東邊的一條是從釜山、東萊走北部海岸,沿蔚山、慶州,最後抵達尚州。路途較遠,但優點是道路寬闊,且能從海上得到補給。慶尚道的官方驛道,就是設在這條路線上。
中間的一條路,是從東萊向西北方向直插密陽,再到大邱,再到尚州。這條路線是直線記錄最短的,只是道路狹窄,沿途山高水深,不僅關隘較多,而且部分地方還要走棧道。慶尚道的烽火臺路線,便是設置在這一條路的沿線。
這兩條路起於東萊,匯於尚州。尚州是整個慶尚道的治所,也是重要的鎖鑰關卡,因爲它的北方是忠清道的鳥嶺天險。只要逾越了這個天塹,漢城便近在眼前。事實上,一直到現在,韓國這一地區的鐵道線路,仍舊是按照這兩條古道的走勢來修建的——可見整個慶尚道的地理環境對通道限制之大。
除了這兩條路以外,還有一條靠西的山路,走金海,昌寧和星州,與中路路線幾乎平行向西。不過這條線路比中間更難走,基本上全是翻山越嶺,不適宜大兵團行軍。
朝鮮的山地實在太多,把城鎮體系切割得支離破碎,許多城邑根本不在交通大道附近。徐徐蠶食這些城鎮,對佔領軍來說是件曠日持久的工作。但日本人無法等那麼久,爲了儘快征服朝鮮,日軍在戰前制定的戰略,是要打一場快速戰爭,直接沿大道撲向朝鮮的幾個樞紐大城,希望靠摧毀敵人的中樞城市來壓制抵抗。
這個戰略成就了日軍在初期的華麗進擊,也爲後來的窮途末路打下一個深深的伏筆。
按照日軍在開展前制定的方略。小西行長拿下釜山之後,要立刻搶佔釜山、東萊,徹底控制三條重要通道的起點。等第二軍團的加藤清正、第三軍團的黑田長政抵達之後,三個軍團沿着前述道路齊頭並進,三路併發,異道會於尚州。三支拳頭同時用一招“黑虎掏心”,一舉捏住李朝的心臟——漢城。
在釜山和東萊順利陷落之後,日軍前線最高指揮官宇喜多秀家在對馬島開了一次軍事會議。秀家當過秀吉的養子,身份高貴,但本人年紀並不大,資歷尚淺。所以他名義上雖是最高統帥,實際上都是跟其他軍團長商量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