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十九章 南兵北兵 (第1/13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人自然是李如松。
如果在萬曆二十一年的朝鮮搞一次明朝將領選秀,那麼冠軍一定會被吳惟忠奪走,而不可能是李如松或其他什麼人。
朝鮮人太喜歡這位沉默寡言的總兵了。他來自傳說中的大明南方;他能力超羣;他是戚繼光的親傳弟子;他從來不象那些遼東人一樣趾高氣揚,對人和藹可親;他的部隊軍紀好到不得了,行軍沿途不僅不騷擾百姓,而且還主動幫他們修繕房屋,接濟老幼。
許多逃避兵禍的朝鮮人,聽到是吳總兵的部隊路過,都會紛紛走出來主動夾道歡迎,從義州到平壤一路上,都是讚頌吳總兵的碑頌。
吳惟忠的聲望,在平壤之戰後飈到頂點,他被子彈透胸而過的光榮事蹟,通過休靜大師的僧兵之口,廣爲傳頌。以至於駱尚志先登城樓的大功,也被朝鮮人描述爲“不愧是和吳總兵出身相同的南兵”。
在明朝,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黨爭,如果沒有黨爭,那就不是明朝了。對朝鮮人這種大肆推崇南兵的行爲,提督李如松大人心裏非常不爽。
平壤之戰結束以後,李如鬆開始論功行賞。他在衆目睽睽之下,把入城的頭功分給了李如柏,理由是他負責主攻的南城是最先被攻破的。
這個舉動搞得南軍一片譁然。南兵在平壤之戰中傷亡相當慘烈,三千死傷裏大部分都是他們的人,勞苦功高。駱尚志最先登上城樓,這是多少雙眼睛看到的事實,可李如松食言而肥,硬把這一份大功記在了李如柏的頭上——更過分的是,吳惟忠和駱尚志此時重傷未愈臥牀不起,根本無力辯駁。李如松這一手,真是太不地道了。
吳惟忠在病榻上聽到頭功分配給了李如柏,雙目望天,默然不語。後來尹鬥壽代表朝鮮君臣,去探望吳惟忠時,後者病勢相當沉重,神色怏怏,一腔憤懣鬱結於胸。他病得不能說話,便給尹鬥壽寫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就一句話:我估計自己是不行了,希望能看在我爲平壤流血的份上,給我置一副柏木棺材。
尹鬥壽一看,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趕緊派人去定州染源山上去找上好柏木。所幸吳惟忠和駱尚志都是武林高手,體格健壯,修養了一陣總算是恢復,逃過了一劫,得以繼續在朝鮮戰場上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