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十九章 南兵北兵 (第5/13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還只是小手段,然後,厲害的反彈來了。
總參謀長袁黃在戰後抵達平壤,偷偷告訴駱尚志等人:“你們的委屈,朝廷都知道。我給上頭寫的奏表裏,你們的功勞一個都缺不了,稍安毋躁。”
過不多時,明、朝聯軍裏開始流傳起一則流言,說遼東軍人喜歡濫殺朝鮮人冒充倭寇首級,經常偷偷跟着落單的朝鮮平民,到了沒人的地方,手起刀落,咔嚓一下砍斷脖頸,再把頭髮剃了,回來領功——當時中、朝男子皆蓄髮,只有日本人要把腦袋剃禿——這流言傳得有鼻子有眼,甚至傳到了朝鮮王室耳朵裏。
這則流言相當狠辣。這一招,確實是遼東軍常用的伎倆。他們在遼東與韃子作戰時,經常砍殺沿途百姓冒領軍功,當地御史彈劾遼東將領,這一條罪名是從來不會少的。加上之前黃應陽在朝鮮造起來的輿論,這流言一經流傳,立刻得到許多人的認同,紛紛幫忙轉發。
等鬧得差不多到火候了。袁黃站出來,找到李如松,問他“老爺何爲如此事乎?”李如松一聽就怒了,我什麼時候幹過這麼猥瑣的事!他揪着袁黃脖子吼道:“可惡老和尚,何處得聞此語!”
解釋一下,袁黃是個居士,有事沒事都拿着佛珠唸叨幾句,他最出名的不是袁黃這個名字,而是他法號了凡。
面對李如松的怒火,袁黃面色平靜:“這是公論,外頭都傳遍了,還能有假?”他手裏一揚,說我已經上報給宋侍郎了,到時候朝廷會派人來調查的。”
這就是文官式的反擊,陰柔無跡,轉彎抹角,沒有長槍大戈般的犀利,卻於無聲處陡出殺手。
無論袁黃還是宋應昌,在北京都有自己的同鄉同窗,勢力廣大,不是李如松這等武夫可比。真想在官場上玩死李如松,手段可多着呢。
這個反擊沒嚇着李如松,反倒把朝鮮君臣嚇得不輕。李如松冤枉不冤枉他們不清楚,但他們知道,如果這件事捅到萬曆那裏去,把李如松拽回去調查,明軍勢必要停止攻勢,一來一去走馬換將,怕不得三個多月。反攻大業,很可能就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