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起刺殺事件仔細推究的話,疑點非常之多。就動機來說,這不可能是魏國朝廷策劃的陰謀。費禕是出了名的鴿派,他在任期間是蜀魏兩國最平靜的一段日子,幾乎沒發生過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魏國正樂享其成,不可能刺殺掉他而讓鷹派姜維上臺,自找麻煩。
這也不可能是私人恩怨,郭循跟費禕就算有仇,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出姜維什麼時候會攻打西平,自己會不會被俘,被俘以後是直接殺掉還是受到重用等等。如果真的是因私人恩怨而刺殺費禕的話,不可能將整個計劃建築在這麼多偶然之上。
這兩個可能都排除的話,剩下的最有動機殺費禕的人,就是姜維。
姜維與費禕的不和是衆所周知的,前者是主伐魏的鷹派,而後者則是堅持保守戰略的鴿派。在費禕當政期間,“(姜維)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可以說姜維被費禕壓制得很慘。費禕死後,能夠獲得最大政治利益的,就是姜維。事實上也是如此,陳壽在《三國志·姜維傳》裏很有深意地如此記錄道:“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短短一行字,姜維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
換句話說,費禕的死,姜維是有着充分動機的。
而姜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姜維傳》裴注裏有載:“傅子曰:維爲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就是說姜維這個人,對功名很執著,而且不像《三國演義》裏一樣是個愣頭青,反而很有城府,好“陰養死士”。而郭循在衆目睽睽的歲初大會上刺殺了費文偉,擺明了他自己就是拼個同歸於盡,不想活着回去,這是標準的死士作風。
再回過頭來仔細研究郭循的履歷我們會發現,西平戰役的發動者是姜維,捉住郭循的是姜維,把他抓住不殺反而送回朝廷的還是姜維。換句話說,郭循看似是偶然地被俘才入蜀,實際上這些偶然卻是完全可以被姜維控制的——姜維有能力決定發動戰役的時間、地點以及對俘虜的處置,這一連串偶然只有姜維能使其成必然。
這幾條證據綜合在一起推測,再加上動機的充分性,很難不叫人懷疑姜維在這起刺殺事件中是無辜的。
我們這些生活在後世的人,憑藉殘缺不全的史料尚且能推斷出姜維有殺人的動機和嫌疑,當時的蜀國肯定也有人會懷疑到他。但是史書上的記載中姜維是完全無辜的,和這事絲毫沒關係,這是爲什麼呢?
在《資治通鑑·嘉平四年》載有這樣一件事:“循欲刺漢主,不得親近,每因上壽,且拜且前,爲左右所遏,事輒不果。”這一條記載很值得懷疑,因爲如果真是郭循上壽時想刺殺後主而“爲左右所遏”,那他的意圖早在拜見後主前就暴露出來了,當時就應該被拿下治罪,怎麼可能還會放任他到延熙十六年年初去參加歲初宴會並接近費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