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後到了漢朝前期(西漢),冶鐵技術進一步完善改良,發明了[炒鋼法]:將生鐵加熱成半液體和液體狀,然後加入鐵礦粉,同時不斷攪拌,利用鐵礦粉和空氣中的氧去掉生鐵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鐵中的碳含量降低,除去渣滓,直接獲得鋼鐵。
然而如今大漢朝所使用的,卻是在總結了先前諸多冶鐵技術經驗的情況下所新研究出來的冶鐵法,灌鋼法。選用品位比較高的鐵礦石,冶煉出優質生鐵,然後,把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經過幾度熔鍊,使鐵滲碳成爲鋼。由於是讓生鐵和熟鐵“宿”在一起,所以煉出的鋼又被稱爲[宿鐵]。
若是張煌得知恐怕會大喫一驚,因爲在這個時候,大漢朝已經在着手研究並改良灌鋼技術,這可是後世冶鐵鍊鋼的雛形。
毋庸置疑,大漢朝在已經擁有了如此程度的冶鐵技術的前提下,徹底捨棄了青銅劍、甚至是生鐵劍,轉而批量鑄造[宿鐵]質地的兵器加強軍備,既然如此,朝廷對於鐵礦的需求又豈會不大?
很理所當然地,費縣成爲了徐州府治下所扶持的採鐵縣。但是,因爲採礦艱苦,甚至於挖礦井還有性命危險,當地的百姓並不願意參與這種危險的事。無奈之下,徐州府只好改變了策略,用囚犯挖礦,並且派郡兵看守。
正因爲如此,別看費縣只是區區一個小縣,但是它在泰山郡、乃至徐州府的地位都非常高,畢竟這裏出產的鐵礦那可是直接供應給洛陽那邊的工匠作坊的,每年採礦多少斤那可都是有死規定的。
不得不說這馬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早些年爲了業績,假借招募費縣當地百姓挖礦的名義,壓榨強迫當地百姓爲他挖礦,簡直比礦奴還要不如。那一筐筐運往洛陽的鐵礦石上,不知寄宿着多少活活累死的百姓的怨恨,更有甚至,百姓稍有怨言,馬延便指使手底下的兵丁拳打腳踢,有好幾次他心情不佳時,更親自出馬將挑頭的百姓活活打死。因而,他私底下被費縣當地百姓叫做‘馬閻羅’。
後來,費縣大批的男丁要麼死在了礦井下,要麼就逃離了故鄉,本來多達三百戶的縣城,竟被馬延禍害地只剩下四十來戶。
馬延唯恐徐州府派人來徹查此事,索性從泰山郡徵了一千兵丁,正式進駐了費縣,至於挖礦的人手,他則與何應商議,但凡是泰山郡內犯罪而構不成砍頭資格的,都悄悄押解到這裏,爲他採礦。甚至於有些時候人手不足,哪怕是徐州府索要的死囚,何應和馬延也以斃命於押解途中作爲藉口,將那些死囚丟入了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