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凡兩軍交鋒,多半要陣前鬥將,一員猛將單槍匹馬在前,麾下士卒吶喊助威在後,這是一種振奮士氣的手段。
當然了,這只是武人之間慣用的手段,對於儒將、謀士而言可用可不用,畢竟,誰也沒見過兩支軍隊中的謀士提着寶劍拼死搏鬥的。
鬥將之前必須通名,需要報上官職、軍職、姓甚名誰,然後再行開打,雖說看着迂腐,但確實有這麼一個規矩。
即便在廝殺當中也有規矩,但凡舉槍射箭,當要叫號提醒對方,所謂的“敵將看槍”、“賊子看箭”指的便是這個,應着[爲人光明磊落]、[明人不做暗事]的規矩,但凡注重武德的武將,沒有一個人會在沒有提醒對方的前提下,對着人家後背放冷箭,哪怕對方是逆臣、亂黨。
這都是規矩。
除此之外,就算在打掃戰場、收割戰果的時候也有規矩,最常見的就是割首級換取軍功,畢竟古時也曾發生過虛報戰功的種種事蹟。
但是要知道,那些被割下的頭顱在上報戰功之後可不是隨處丟了了事,除了罪大惡極之輩外,最後還得讓人縫到那具屍體上,安土下葬,這都是武人所謂的[死者爲大]。
但凡鞭撻屍體、戳棺掘屍等事,在世人眼中簡直就是慘無人道,也難怪張素素如此痛恨皇甫嵩,畢竟這位戰果赫赫的老將軍在某些方面確實做地太過了一點。
言規正傳,眼瞅着呂布輕而易舉將己方派出的大將一一斬殺,各路諸侯又氣又怒、心急如焚,近十萬兵馬被呂布區區一人震懾住,這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要讓天下人恥笑?
但是要讓他們仗着己方兵馬遠超對方當即揮軍掩殺,這種沒臉沒皮的事他們也做不出來,畢竟都是一方刺史、一地太守,誰叫大漢朝是禮儀之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