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文士們看來,耍詐也是一種手段,正所謂兵不厭詐,只要能擊敗對手的計謀,便是良策!但是武人則不以爲然,他們更多的需要公平地擊敗對手以證明自己的勇武,任何耍詐的手段都被遭到他人的不恥。
記得當初在芒碭山時,陳驀作爲一名黃巾小卒卻獨自爲張素素斷後,那時,孫堅原本可以不必與陳驀交手,但是他卻那樣選擇了,因爲孫堅敬佩陳驀當時的勇氣與膽量,想以一個武人的身份而不是將軍的身份給予陳驀一個體面的死法。
再比如當初孫堅圍殺黃巾將領彭脫時,那時彭脫早已走投無路,只要幾輪弓箭便能將其殺死,但是孫堅卻選擇喝退了麾下的士卒,親自與彭脫交手,給予彭脫一個武人應有的死法,這在文士們看來或許很愚蠢,但這卻是武人之間流傳數十年、數百年的習俗,不成文的習俗。
或許是受孫堅的影響,當初陳驀擔任黃巾的影子刺客,刺殺大大小小討黃巾有功的武將時,也習慣在殺死對方後微頷其首,低下頭微鞠一躬,可以理解爲是對死者的歉意,但是更多的,則是對死者的尊敬與肯定。
自古以來,這種例子數不勝數,天下間的武人大多恪守着自己的武德,很少會出現像董卓那樣喜歡玩弄對手的傢伙,哪怕的呂布,他在董卓大勢已去時也選擇與陳驀聯手殺死此人,而不是叫他數千西園禁軍亂箭將董卓射死。
換而言之,數千弓弩手確實能將一位猛將、甚至是萬人敵逼入絕境,但是這在武人們眼中卻是一件極其不道德的事,就如眼下,除開陳驀不說,單單蔡瑁身旁,亦有不少武人暗暗撇開視線、亦或是低下頭,儘量不去看那孫堅的處境,甚至,陳驀隱約能夠聽到身旁的文聘默默嘆了口氣。
但是這些位武人並沒有站出來,理由很簡單,其一,爲了荊州的安定,孫堅必須要除掉;其二,他們自思不是孫堅的對手,上去只能白白送死。
“……”
估摸過了一盞茶工夫,陳驀清楚的瞧見孫堅的動作越來越凌亂,氣息也越來越急促,只見他臉上閃過一陣掙扎之色,忽然走向了蔡瑁,抱拳說道,“蔡……”
然而還沒等他開口,卻見四周嗆啷一聲,蔡瑁身旁十餘位護衛竟然拔出腰間佩劍將陳驀團團圍住,那明晃晃的寶劍緊貼在陳驀脖頸旁,不但如此,四周竟又有幾十名弩手將手弩對準了他,看他們臉上表情,只待陳驀有輕舉妄動便扣動手弩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