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淒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洛陽被李自成攻破後,作爲福藩世子的弘光帝朱由崧,曾流落各處,受盡人情冷暖。
在甲申之變後,按照血統倫序,南方的慘明勢力,理當扶他登位,但事實上確是東林之人羣起擁潞。
當時弘光流落於淮安一帶,靠他人接濟爲生,過得十分悽慘,自然想登極爲帝,改善自身的處境。
適逢曾在萬曆末年,侍奉過老福王朱常洵的太監盧九德於淮安監軍,與其相遇。
福藩世子,本就奇貨可居,在加上有這份關係,盧九德自然希望弘光能夠登基,從而獲得擁立之功,掌握更多權利。
在馬士英、史可法猶豫不決時,盧九德的支持,對於弘光無疑是雪中送炭,他主動爲弘光出謀劃策,聯絡高傑、黃得功、劉良佐三鎮人馬,一舉定鼎大局。
弘光能從一個生活都需要別人接濟的落魄世子,變成富有天下半壁的大明皇帝,其中少不了盧九德的功勞,所以弘光對盧九德十分的信任。
這時弘光聽了盧九德之言,已然心動,隨連忙讓太監招回剛剛退出大殿的馬士英、阮大鋮二人,商議出逃之策。
鎮江離南京不過一百里,清軍騎兵一日變可奔至城下,弘光非雄主,他沒有將自身置於險地的勇氣,阮大鋮則已經被清兵打得膽氣盡喪,也沒了守住南京的信心,隨不做諫言,聽從了皇帝的出逃之言。
爲了防止南京百姓阻攔皇帝出逃,弘光僅同盧九德,馬阮一黨的少數大臣商議後,便瞞着東林一黨和其他朝廷公卿,於七月四日夜,偷偷離開南京城,向餘杭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