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咱家排行老九,狀元郎不嫌麻煩,叫九公公即可。”
“有勞九公公帶路。”
皇帝請人自然提供交通工具,歐陽就這麼乘轎進宮去。宋朝皇宮不大,可以說幾個朝代下來最小的,後來還被黃河衝了。幾代下來皇帝都想擴大,但周邊老百姓不幹。雍熙三年,宋太宗欲擴張宮殿,因皇宮附近百姓不肯遷徙,這項計劃作廢。從這點看,宋初皇帝都不錯。由於沒有城管,京城百姓的商鋪攤位等都擠過了宮廷外的正道。按邏輯推理,城管和拆遷辦是爲誰服務則一目瞭然。
……
含光殿,歐陽被平身起來一看,哈!自己竟然被邀請來參加詩友會,同來的還有本科進士一到十名。另外還有三省六部的吏部尚書在場。歐陽旁邊一站就大概明白,徽宗這是給前十派官職來了。
這宋朝官很有講究,分爲官、職和差遣。官名是現在的行政級別,就是行政待遇。比如七品、六品什麼的。職,就是指館職,比如在史館的就冠上X職位。還有大學士等等都是虛銜。這兩種是有官無權,有職無權。而差遣則有判、權、知、直、監、提舉、提點這樣的字眼。比如XX縣令,就是知XX縣事。
但凡進士,一律有官職,但是能不能得到差遣,那就要看運氣了。畢竟差遣的實缺不多,當歐陽本次錄取的進士就有130多人。哪有那麼多的差遣可以安排。
“入幕向雲煙,歸軒奈隔懸。”徽宗看看大家問:“誰幫朕接了這首五絕的下句?”定睛看歐陽,歐陽一頭冷汗。
“……”一干進士狂想中。
“狀元郎?”徽宗見大家這麼客氣,開始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