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鐵梁橋由一截截箱籠式的橋身構成,橫臥在鳳河之上,橋下以架橋車爲臨時支撐,屹立在湍流之中。這時纔有人稍稍明白過來,爲何入夜前看到淮東軍有幾輛壕橋車看上去車輪格外的高大?原來是要推入河心當成橋樁使用。
燕胡將卒一時無法想象這三座鐵梁橋是如何建成,但橋身主要以工字型或尺型鐵梁構成——那些個拿着巨斧準備劈斫鐵索的燕胡力士,看着火光映照出來的那一根根粗大的鐵梁,能斫斷鐵索的巨斧再是鋒利,也無法在短時間裏以笨拙的劈斫方式將鐵梁縱橫交錯的橋身摧毀……
鐵梁橋無法縱火摧毀,更不畏刀斧劈斫,燕騎見橋不能毀,欲搶渡進擊東岸,衝殺淮東軍在東岸的本陣,然而他們這時要面對的是淮東軍部署在河岸上八門火炮的散彈封鎖。
鉛丸擊打在鐵樑上,發現金屬轟鳴之響,然而更多的鉛丸無情的破甲鑽進肉體,在肉體裏翻滾,將血肉之軀破開一個個糜爛的大洞。
實心彈還是線性射殺,炮彈角度偏離的可能性也是很高,散彈在近距離內則是直接覆蓋一個面,將敵騎成片的射殺在地。西岸給鑿穿防線的淮東軍,並沒有潰散,而是在敵騎的瘋狂衝擊之前,有意的往兩翼退縮,以削減防線所承受的巨大壓力,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這時又不失時機的從兩翼反攻過來……
這樣的戰術,登海鎮師已經反覆演練過十數趟,抓住敵騎給散彈成片射殺打蒙的時機,一舉從側翼將千餘敵騎截斷分割……
面對西岸的殺戮,燕騎兵軍沒有退卻,第三撥騎兵又以飛快的速度從火炮覆蓋區域穿過,殺上來。面對燕胡騎兵如此激烈的衝擊,陳漬不得不提前將第二旅派往西岸,使傷亡極大的第三旅提前往兩翼分散……
相比韓村渡戰場的血腥搏殺,其他三處搶渡的戰事之激烈要緩和得多。這些渡河點,爲避免進入西岸的將卒防線給鑿穿殺潰,壓力大到一定程度,便會用戰弩封鎖防線,助西岸的兵馬則從浮舟橋撤回,給敵騎有衝到近前縱火燒燬浮舟棧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