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地主也是地主,理論上來說,李素和公主殿下已是同一個階級了,剝削階級。
李素仍每天堅持上村學,老爹盯得緊,敢不去就祭起法器抽,課堂上郭夫子已不太敢教他了,畢竟他只是窮教書的,對這位能作出“有花堪折直須折”的大詩人,他能教什麼?
不過李素的短處卻還是被郭駑拿捏住了,李素的字寫得太臭,郭駑實在忍不下去,於是每天在學堂裏,別的學生搖頭晃頭子曰詩云的時候,李素總有特別的優待,郭駑給他特製了一個小沙盤放在桌上,又很慷慨地把自己收藏的許多字帖拓本貢獻出來,讓李素專門練字。
李素並不反對練字,事實上他也是一個凡事追求完美的人,自己那筆臭字他比郭駑更忍不下去,練字早已提上日程。
自倉頡造字以來,華夏漢字比文化更淵遠,有了毛筆之後,漢字的字體愈發多變。貞觀年間,最流行的字體莫過於飛白體,無論朝堂還是民間,皆以飛白爲主。
飛白早在漢朝便有,後來書聖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尤精飛白,而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正是王羲之的超級腦殘粉,酷愛模仿書聖筆跡,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於是飛白這種字體迅速在貞觀年間成爲時尚。
坦白說,李素並不太喜歡飛白這種字體,其勢太過渾圓,着筆太過無力,功力稍有不足便很容易把一篇文章畫成鬼畫符模樣,很難看。
所以李素左思右想,再思三思之後,終於做了一個很正確的決定——努力學好飛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