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批學校依然是以撫卹爲名先找陣亡士兵的後代,包括蕩寇軍也就是原本綠營的後代也算,這段時間的作戰中,聖教軍和蕩寇軍加起來戰死的也有數千,這些人很多都是有子女的,他們的子女優先,接着是傷殘士兵子女,接着就是現役士兵子女,這是義務教育的,這也是鼓舞士氣的最好手段,死了不但有撫卹還能讓後代魚躍龍門,那些當兵的自然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而普通老百姓願意就得花錢上學,真正的義務教育還需要點時間。
畢竟楊豐也沒那麼多人才。
現在他最頭痛的就是人才的不足,其他的反而都是小事,哪怕乾隆調了蒙古騎兵也無法改變戰局,畢竟有八里橋的例子擺在那裏。
但人才這個問題就真得很麻煩了。
他現在第一批義務教育的學校,還得是那些土改隊兼職負責。
實際上這批土改隊肩負的任務還多得是,比如訴苦大會,比如對一些罪大惡極的鄉賢公審,這個是肯定必須要有的,分地是打擊宗族體系,訴苦大會和公審大會都是,舊的宗族體系就是土地依附體系,分了地以後這個體系的基礎也就不存在了,而訴苦大會和公審大會是從精神上摧毀這個體系。投降的地主並不意味着不會得到審判了,真正訴苦大會上揭發出來有各種罪行的,同樣也是要進行審判的,這是他犯罪,並不能因爲他投降就一筆勾銷了,只要沒過訴訟期有人去告的話也是需要審判的,當然,這只是對他個人的審判,不會像那些不投降的一樣連家人都牽連。
楊仙尊可是講法律的。
最新的大理寺已經成立,正卿由原本的朝天宮老道擔任,各府縣法院的法官也是各地道觀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