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樣就最好了。
楊豐要的就是這些諸侯們在北伐這一面共同旗幟下,互相展開大規模的貿易,然後逐漸形成一個經濟上的共同體。
他沒指望天命選出後真正結束這種割據,陳友諒能想到的,他當然也能夠想到,這種統一不是原本歷史上朱元璋硬生生打出來的統一,雖然這種統一最大限度減少了死亡,但也讓成功後的皇帝變成了類似光頭佬的角色。如果陳友諒成功,那麼手握數十萬大軍的朱元璋會聽他的嗎?同樣如果朱元璋成功,那麼張士誠這些人在實力無損的情況下會聽他的嗎?他們最多會承認他的皇帝地位,但朱元璋想收他們的地盤依舊很難,所以北伐成功只是踏出統一的第一步,接下來依然有無數的麻煩要解決。
但這是勝利者的麻煩。
這個不是楊豐需要操心的,楊豐要的就是不能再死太多人了,畢竟這時候真沒多少人。
洪武十四年拿下雲南後,全國戶數一千萬,而且這個戶數現代磚家表示不可思議,因爲比洪武初年增加得太多,但即便這樣也只相當於北宋崇寧元年戶數統計的一半。而此時明朝的面積相當於北宋,西夏,大理以及遼國人口最稠密地區的總和,如果以崇寧年間算,這時候人口估計也就當時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如被蒙古人殺過一茬之後的南宋。也就是說從崇寧元年至今,兩百多年間這片土地上失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無數原本繁華之地變廢墟,曾經一千多萬人口的四川還剩九萬戶,曾經這個世界上最繁華的僅僅一座城就擁有一百多萬人口的汴梁,這時候連同周圍三十八個縣加起來總共十八萬人口……
呃,這是戰前的。
事實上這時候那裏還有沒有活人都很難說,畢竟之前劉福通北伐時候那裏是主要戰場,他甚至還把那裏作爲大宋都城過。
實際上無論元朝還是南邊的諸侯們都對河南不感興趣,他們很大程度上是把這塊中原腹地當成一個戰略緩衝區,所以無論誰北伐都必須先解決水運的問題,因爲他們在河南不可能籌集到糧食供應軍隊,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喫人都沒得喫。
再向北同樣也是類似情況,都沒什麼人口,根本不足以解決糧食問題,而且河北還正在鬧饑荒,縱然大都又如何?整個大都路二十二縣加起來四十萬口,這也是戰前的,實際上到現在經歷了饑荒之後恐怕也就剩一半,蒙古人的統治對於這片土地來說完全是災難,哪怕北方百餘年沒有戰火,結果也一樣是人口增長的停滯。這是唯一一個結束亂世,結果卻讓人口增長几乎停滯的朝代,擁有歷朝歷代最龐大版圖的元朝也僅僅比金國人口稍微多一點,他們自己的統計數字是一千三百萬戶,只好吹噓他們比漢唐還多,卻不敢和領土面積也就他們一半的北宋比甚至不敢和偏安一隅的南宋比,而作爲都城的大都人口居然還不如金國時候,準確說戶數是後者的一半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