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座衣冠勝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爲盧昊蒼的做派比當年的馮子材、劉銘傳等人還要強硬,而且權力更大,法蘭西人並不敢直接針對他,只是想要像以前那樣,先嚇住當地小官吏,逼得他們慌亂甚至逃跑,便可佔據一些地盤,實施蠶食政策,也有了與盧昊蒼談判的資本。
法蘭西人並不想打仗,此次明火執仗地闖進國門,主要是爲了宣示武力,威脅官府妥協,好逼迫清廷割地賠款。他們帶着武器,長驅直入,分明就沒把中國人放在眼裏。
蔡松坡恨極,根據偵察兵的回報,立刻調兵遣將,在他們的預定前進路線上埋伏。“禦敵於國門之外”已不可能,但他絕不會讓法蘭西軍隊深入雲南腹地,使無辜百姓被戕害。
洋人作戰並沒有什麼戰術,無非是仗着槍炮之利,先用炮火遠距離幾輪覆蓋,炸得清軍死傷大半,然後再發起衝鋒。這種戰術在平原是能夠收到很大效果的,可在熱帶雨林密佈的崇山峻嶺間卻很難湊效,弄不好還有可能引起森林大火,先把他們給烤了。況且山路崎嶇難行,無法拉着沉重的大炮走,因此他們只帶了刀槍,沒帶火炮。
蔡松坡將戰場選在遠離村鎮的荒山野嶺中,即使打得再激烈,也不會誤傷平民百姓。
他報告給四川總督盧昊蒼的官方電文是說與法國軍隊“狹路相逢”,對方先無理挑釁,他率領的軍隊才被迫還擊。實際上,他早就率軍在山裏埋伏,靜待法蘭西侵略者自投羅網。
給法蘭西軍隊帶路的當地山民實際上就是蒙自縣知縣蔡松岸。他是蔡松坡的族弟,曾在嶺南一所洋人創辦的書院學習,會說英語和法語。雖學有所成,他卻與族兄一樣報國無門。蔡松坡被盧兆麟誠邀到四川並委以重任後,就寫信把蔡松岸也叫到蓉城,向盧兆麟舉薦。盧昊蒼與盧兆麟父子都救賢若渴,自然欣然接納。將他放到蒙自來,就是因爲即將向法蘭西動手,所以要他過來頂住,把原來那個軟骨頭知縣換掉。蔡松岸與蔡松坡一樣,也是愛國志士,對盧昊蒼打算與法方正面開戰的行動激勵得熱血沸騰,到任後自然是處處頂在前頭,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他到蒙自不久,境外的法蘭西人並不知道他的相貌,因此他僞裝成當地山民,冒充法蘭西鐵路公司技術人員的下僕,爲了幾塊銀元就願意爲法蘭西軍隊帶路,法方竟然沒有一個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