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是身處燕郡,可劉毅對洛陽之內發生的事情還是瞭若指掌。“天耳”之人除有一部分護送蔡琰一行回燕郡外,尚有得力人手留下打探消息。不過對於這信息的傳送,劉毅就很是無奈了,從洛陽至燕郡,便是快馬狂奔也要數日,這就是說洛陽當日發生的事情劉毅要數日之後方能得知,此事也大大加強了他想要把信鴿培育出來的決心,獵鷹飛羽雖是速度奇快,可要大量的使用卻是不可能的。
其實當時劉毅離開燕郡之時是很想趟趟洛陽這壇渾水的,可是後來的形勢發展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雖說天子對他厚待,也要引爲己用,可那又能如何,難道劉毅還能爲他剪除了何進與內臣?就算那樣最大的利益也在靈帝手上,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一顆重要棋子,還要防着功高震主!豈是他來到這亂世的初衷?
至於什麼聖恩浩蕩,報之於死,劉毅就更不會放在心上。要爭雄天下,一顆心就要冷硬如鐵,其過程中更要無所不用其極,最大的原則就是保存自己,爭取利益!就這一點來說,劉毅對曹操的那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很是欣賞,能爭雄者都是這種想法,只不過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言說出罷了。
如果歷史正常發展,後面便是董卓入京,廢少帝而立獻帝,大權獨掌,朝綱敗壞,漢室也由此真正的名存實亡!而這正是劉毅需要的結果,否則怎會有羣雄並起?他又如何建立霸業?所有的事情想通之後劉毅更願意穩坐燕郡而觀洛陽風雲,待機而動。
當然在等待時機的同時他也不會沒有動作,首先便是軍事方面的調整,他帶回來的西園軍士卒與黃巾降卒分別補充進了鐵騎營與老四營,鐵騎營以趙雲爲首,徐晃爲青龍營統領、楊明爲白虎營統領、周倉爲朱雀營統領,玄武營則還是裴元紹,四營統歸甘寧總領,至於管亥,劉毅將他任命爲自己的近衛營統領,除近衛營只有千人外,老四營都在兩千上下,鐵騎營更有三千士卒,戰馬五千!
其中各營的功效劉毅也再次做了劃分,青龍與朱雀二營皆爲重裝步兵,白虎營爲輕裝步兵,而玄武營則是以弓弩手爲主!鐵騎營的三千將士中也分爲了一千重騎與兩千輕騎,各營都是操練嫺熟,裝備精良,爲此劉毅戲志才及諸將也不知花下去多少心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劉毅去年實行的興修水利鼓勵農耕之策今年已經有了成效,莊稼的成長及其喜人,眼看着就又是一個好收成,各營的屯墾除了新到的西園士卒之外也能做到自給自足,物資的豐富將會大大增強劉毅軍的戰鬥能力,糧食乃是一切的根本。
兩樣齊備之下最關鍵的就是燕郡的建設了,這可是劉毅的根據地,也是他將來爭霸天下的起點,雖說這一年多來發展的很好,人丁興旺、民生富足,可仍未達到劉毅心中的標準,那個年代衡量生產力最直觀的方法便是人口,劉毅初掌燕郡時人口大約在二十四萬上下,而這趟回來通過田豫的種種策略細查之下已經增加到了三十一萬七千多人,且這多出來的七萬多人又以精壯爲主,無論用之於軍或是農事,都會對燕郡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