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毅大軍突入冀州已有半月之久,各營也按照林縣之會的安排到達了各自的指定地點,如今東線南皮城下的戰火正愈演愈烈,而西線的徐晃也在黎陽城下與守將高幹及顏良有過一場較量了,公明暫時並無攻城之意,只是將龍驤營營寨前延了很多,他心中對於文丑夏侯淵統領的騎軍還是極爲忌憚的,在白馬、西涼二營尚未達到他的側背之前不會有太大的行動;而黎陽城中的高幹與顏良亦因當日一戰對冀州士卒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此時出城戰之絕非上策,雙方既然都有所顧慮,黎陽城下雖是劍拔弩張卻還保持着一種平靜。
此外趙雲親領重騎營業已封鎖住了清河要塞與黎陽南皮之間的大小通路,樊稠的幷州營則隱蔽在側,協同裴元紹及周倉準備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增援敵軍給予打擊,而這一切戰略部署達成的都極爲順利,冀州軍此時所有的注意力似乎全部集中到了穩守城關之上。
現今整個一條戰線大部保持着對峙狀態,戰火只在南皮城下點燃,當日郭嘉獻驕敵之策,賈詡則有流言之法,高順每日都會擺出一副強攻城池的架勢,突破點也換了多處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不過若是精心細察便能發現雖然每日大戰的聲勢極壯可劉毅軍攻城士卒的傷亡比之前幾日卻在減少,這就不能不說是敬方的統軍之能了。
早在冀州大戰的半年前,劉毅與幾位軍師就對這場戰役做好了持久的準備,無論是驕兵之計也好,留言之策也罷,計謀的實施總是需要通過一個相對的時間來完成的,準備充足的劉毅自然耗得起。
暫且不提冀州戰事的進展,這一日陽光明媚,房山附近的海面上颳起了西北風,風力與行船正是合適,並未掀起太過激烈的海浪,這樣的天氣對於出海而言無疑是最爲有利的,且根據欽天監王璽的判斷,五六日內天象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也正是甘寧一直等待的時機。
飛虎軍是劉毅早在一年半前便爲冀州之戰埋下的伏筆,兵法有云出奇制勝,可這奇者並不是好出的,其中多要伴隨着極大的風險,以新造的巨型海船運送一萬五千餘名飛虎軍士卒及五千多輔助兵種自海路奔襲千里,這一手恐怕誰也不會想到,不夠若是沒有精通水戰的甘寧、善觀天象的王璽以及包括李奉株在內的一衆巧手匠人,劉毅就算有此想法也多半不敢實施,即使如此臨到出發之時所有人臉上寫着的都是一衆凝重,大海中的意外絕沒有人可以未卜先知。
此番出征的大小戰船共有七十艘之多,其中主力艦船被劉毅命名爲海龍,船身長有二十餘丈,寬達八丈,除了必備的水手與戰備物資之外每船皆可搭載士卒三百餘人,較次一級的名爲蛟龍,他們的船身比之海龍要小上不少,主要的作用便是讓飛虎軍士卒通過他們來登上海岸,用後世的話來說,蛟龍級的船隻便是登陸艦。
這些艦船之中也不知花下去劉毅多少金銀,李奉株等人更是日以繼夜的趕工,光是從山中往房山運送木材所徵集的民夫便有兩萬之數,徐剛這位當世大匠師也作出了極大的貢獻,飛虎軍海龍蛟龍兩種艦船的建造也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當時陳羣與鍾繇等治政官員還以損耗過巨爲名向劉毅提出了不少意見,朗生自是寬言撫慰,不過他很難將此解釋的詳盡,飛虎軍的成立與這些艦船的打造絕非僅僅用在冀州或是日後的爭霸之中,真正的作用也只有劉毅心知了。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在飛虎軍的打造過程之中,劉毅很是爲漢末這些能工巧匠的創造力與精湛的手工所震撼,集體的智慧當真是無窮無盡,很多東西便是他腦海之中也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可每每提出最後的成果卻讓他極爲滿意,這些能工巧匠門所組成的專家團隊在此過程中的那種專注與刻苦想必與華夏當年研製兩彈也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