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了廟祝的述說,劉毅心中的那種熟悉的感覺越來越強,這樣的感覺說不出來卻是極爲深刻!他可以肯定那個白影一定與自己有着某種聯繫,但眼下顯然不是探索的時機。便也不再多言只是在心中靜靜感受着山林中的那股氣息,希望可以找到那白影的所在之處,其實剛從虞山出來的劉毅還擁有着驚人的嗅覺,不過如今卻退化了一些。
那些豬牛羊等祭祀之物被廟中之中小心翼翼的抬到神像之前供奉上,王倫便領着劉母一衆先行進入大殿,也幸虧此地經過了數次修葺,大殿顯得十分的寬闊,否則劉毅這一大家子就是不連外院的家人這殿堂也是難以容納的,不過如今幾十人進入之後卻不覺擁擠。
此時的神廟在劉毅眼中也和後世有着極大的區別,漢朝之後佛教方纔開始真正的興盛起來,尤其是在晉朝以後的南北朝時期更被奉爲國教一般,南朝的梁武帝自己都要捨身出家也有着極高的佛學造詣,故纔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句,如今的南京城中亦是寺廟極多,還有一座聞名全國的比丘觀——雞鳴寺!
至於華夏自古相傳的道教則是要到隋唐之時方纔興起的,唐高祖李淵便曾自稱乃是李耳之後,這些宗教的發展莫不與政府的支持有着莫大的關係,也正是在興旺的過程之中將自己教派的神靈體系傳播到了百姓之中,其人物之繁複,格局之龐雜儼然又是自成一方天地。
在劉毅所處的漢末,神靈體系遠未發展到後世的程度,人們相信天有天神、水有水神,這山自然便是山神了,王倫夢見神人而建造了這個山神廟,其中的泥塑自也是他夢中所見的形象!這個塑像高有兩丈掛零,看上去卻似一個身着官服的老者,生的慈眉善目,尤其是晗下的鬍鬚怕要有一丈來長,與凡人的形象極爲接近,劉毅見了不由暗歎華夏自古以來就是官本位,百姓心中對威嚴的樸實想法就是官服。
王倫首先上前跪倒在神像面前喃喃自語,別人聽不清楚可逃不過劉毅的雙耳,他這聽覺可不似嗅覺一般有所退化,反倒是越來越加靈敏。王倫是在和山神介紹着今日前來祭拜的衆人,提到劉母尤其是劉毅更是一派讚賞之言,言辭之中的語氣亦是無比虔誠,這個發現讓劉毅大大打消了此人是編出故事想要藉此神廟進行斂財的想法。
半晌之後他磕了三個頭下去,之後方纔起身從一旁信徒手中接過三支長香將其點燃交到了劉母手中,之後又點了兩次分別交予劉毅與蔡琰,面上的神情專注之至,三人自也是正色接過,此時劉母位於最前,劉毅與蔡琰一左一右陪伴這母親,後排纔是甄宓糜貞劉桓等人,至於搖紅她們的位置還要靠後,手中之香亦是長短有別,那些信徒神色都與王倫一般無異,香菸繚繞之下殿中一派沉肅祥和的氣氛。
劉毅與後世之時便是一個思想特立獨行之人,對各個宗教的教義都有過涉獵,那些神祗在他心中也有着自己的解釋,當然對於別人的宗教信仰他是十分尊敬的(什麼天照大神另當別論!),雖然很少會去行什麼跪拜之禮可眼前的情形卻不一般,劉母當先跪下他這個做兒子的又怎能站立?心中想着此乃對母親盡孝,如果這山神當真可以庇佑百姓的話倒也值得他表達一定的敬意,因此也是隨着母親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