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冷兵器的對決之中騎兵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陣型亦可以發揮出其最強的戰力,你若是細細觀察劉毅自起兵以來的數百場戰役就會發現他對於騎兵的戰力是極爲看重的,似奔狼、洛陽、黎陽等戰都是可以作爲漢末騎軍大戰的典範而載入史冊的,天生之中的悍勇與領袖氣質使得劉毅在指揮騎軍之時更能將自己的實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對於這個兵種他也有着明顯的偏愛,現在放眼天下還真很難在騎兵運用上找出勝過劉毅之人,這與他來到此世之後的苦學與豐富的實戰經驗是分不開的,此事也是劉毅頗爲自豪沒有沾穿越者光的地方。
自古以來騎軍的陣型就是千變萬化,在一場場著名的戰役之中更演化出了諸多的經典戰法,不過運用之妙始終存乎一心,陣型也定要附和騎軍的特點才能發揮效力,對敵之時更要隨機應變,而如今的劉毅指揮起騎兵來已經頗有運用血龍吞天戟的風采!倘若他手下統帥的乃是鐵騎營中任意兩營絕對可以做到如臂使指,不過匈奴烏桓兩支騎軍對他而言也是比較陌生的,因此戰法與陣型就要儘量的簡明扼要,現在的他沒有時間去對這兩支騎軍加以操練,只需要他們掌握一些適合自身的常規所用便已經足夠,太多的講解反而會適得其反。
在座的諸人之中圖葛兄弟沒有太多的心機,大哥怎麼說他們就會盡力去做,且劉毅所說的這些對於他們而言並不困難,於緊早在十餘年前就對漢學尤其是兵馬有着頗深的研究,也曾將之運用與匈奴騎軍之中,不過兩相不能融合之下收效甚微,如今見劉毅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便能切中要害,說起匈奴騎軍的長短更是分毫不差,此時心中那種敬畏之情更甚,心道只要此人在一日他們就絕不可與大漢爲敵。
而身爲騎軍大將的樊稠對主公之言瞭解的程度遠在於緊圖葛兄弟等人之上,因此對劉毅掌控騎軍的能力也是更爲佩服,其實他所說的陣型與戰法都是最爲基本簡單的幾種,可當二者配合起來之後便會有着不俗的威力,樊稠心中很是清楚,所謂戰法陣型的威力並沒有太大的高下之分,關鍵在於是否合適,而劉毅所說則無不是對症下藥。
這一番解說足有兩個多時辰,可衆人在劉毅深入淺出的言辭之下似乎並未感覺到有多漫長,反而是聽的津津有味印象深刻,幾乎每一種戰法陣型劉毅都會提出明確的戰例加以驗證,對於兵法的研究就像他苦練血龍戟一般數十年來如一日從未有過放鬆,他倒也不怕將這些交給於緊圖葛兄弟等人之後會對自己有所不利,這些只是基本的作戰方式況且所有的運用還是要講究隨機應變的,沒有平時刻苦的操練根本難以掌握其中詳盡,而這操練之法顯然他是不會多說的。
等到於緊與圖葛兄弟等人已經可以覺出劉毅所說其中滋味的時候,朗生便與樊稠分別與其前往各自營中,大戰在即他們還必須前往視察營中士卒的詳情,召集軍中將領做一些戰前詳細的說明,想要將一支軍隊做到如臂使指,對於麾下的將領就要有着深刻的瞭解,雖然此時時間緊迫,但這些戰前準備卻是不能疏漏,畢竟此次他所指揮是一支並不熟悉的軍隊,這一點就顯得更加的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