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州安平,此處五年之前只是一個擁有幾十戶人口的小村,在劉毅大軍拿下洛陽之後卻因其地理位置的優越而成了南來北往的要衝所在,此時共有六條要道在此彙集,當年的小村已經變成了一個方圓十里,戶有數千戶的城鎮,商業設施的發達使得安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過他的小是僅對劉毅治下而言,於漢末可算中小型城市了。
漢末之時判斷一個地域是否發展良好的標準極爲簡單,便是人口的多寡,此處較之五年之前可謂天淵之別,戶數增加近百倍,除了張虎的治政之功外,商業的興盛與地理條件就是最大的原因!安平縣城周邊與其他城鎮一般都是廣闊的農田,唯一的不同便是此處一般的良田都屬於軍屯,在這個交通要道是常駐張遼燕雲營一軍人馬的,不少司州郡國兵及民夫亦在此地屯田,盡顯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司州大戰開始之後,張遼將此處的士卒盡數抽調與前線,防禦的任務便擔在了此處兩千郡國的身上,而在三日之前卻有一對人數衆多的異族騎軍來到城外駐紮,爲首大將正是燕雲營統領張文遠!此段時日劉毅坐守洛陽以抗聯軍之兵,張遼與樊稠二人則分別帶領烏桓及匈奴騎軍隱伏各處,在加快熟悉操練之中等候着主公出擊的軍令。
那日營中之會後,劉毅便定下了以洛陽堅城消耗敵軍銳氣,兩路騎軍伺機而動的戰略框架,而幽州軍與百姓之間的良好關係及司州百姓對劉毅的支持使得兩族騎軍在司州任何一處都是如魚得水,絲毫沒有後顧之憂,地利加上人和更使得聯軍對這兩支人馬的動向難測其實,每變換一處駐地都會有當地官員帶領百姓給予極大的配合!
司州的糧食儲備重地共有四處,函谷虎牢、洛陽安平,此次由於敵軍突襲導致函谷陷落,青龍營統領楊明在戰死之前曾命士卒焚燒城中屯糧,可留給他的時間實在太少,因此尚有大半糧草落入了聯軍之手,讓韓遂張衛很是大大的收穫了一筆,也對司州之富更加垂涎,函谷一地的存糧不要說是西涼苦寒之地,就是對於富庶的漢中而言也是一個極其巨大的數字,亦增強了聯軍的持久作戰能力。
如今聯軍大軍兵臨洛陽城下,虎牢與司州之間的聯繫暫被截斷,此時僅靠安平一處的存糧與各地郡縣的儲備擔負數萬大軍便略顯捉襟見肘,不過也是在戰時劉毅治下各處的應變能力也表現了出來。首先便是幷州張紘的大力調集,人員、物資、糧草不斷的從幷州各地運往司州,而各地官員們也根據戰時的律令在民間做了徵集!這樣的徵集若是放在十年之前必會惹得天怒人怨甚至有不少慘況發生,可在司州大地上徵集工作卻是進展的極爲順利,很多百姓都是自發的響應府衙號召,成羣結隊的將家中餘糧送往府中,在那裏他們會得到一塊當地府衙發放的竹牌,寫明徵集的糧草數量,並會在戰後憑此得到補償,由於司州各府平素在民間的良好信譽與口碑,百姓並無太多的擔心,他們此時心中都盼望着劉將軍的大軍能夠很快取得勝利,除了糧草的支持之外民夫的徵集亦是報名踊躍,司州治政的成功在此次大戰之中得到了極大的體現,也是此次戰局的一個極爲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一點對於于禁來說感觸最深,以往大漢百姓見到匈奴士卒無不聞風遠遁,他們所到之處往往是十室九空,而此次可謂是簞食壺漿,照顧周到,他們每到一處的營地糧草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對這些幫助劉將軍打仗的異族之人百姓表示出了極大的善意,出了劉毅這十數年來威震異族改變了他們的心理之外州府的宣傳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當然對於圖葛兄弟而言,大漢百姓的友善他們早就有過體會。
對於劉毅而言,這次在司州作戰在他的軍事生涯中是極爲少見的守禦戰,治下百姓在戰亂之時對自己軍隊的信任與支持讓他很有成就感,劉毅一向極爲自信卻絕不狂妄,更不會去輕視對手,此次兵力處於極大劣勢之時他仍然一行想要殲滅來犯之敵,其中很大一部分信心的來源就是司州百姓的全力配合,在他眼中足抵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