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後再說“東路戰場”,倘若說西部戰場的戰略目的是“切斷楚國與巴國的聯繫”,而中路戰場的戰略目的是“吸引楚國主力”,那麼東路戰場,便是負責“突襲”的一路魏軍。
這路魏軍的將領包括樂弈、田耽、田武、屈塍等諸多將領,甚至還有燕縐、李岌二將各自率領的兩支水軍協助征戰,論進攻能力,可能是三路大軍中最強勁的一支。
而至於這片戰場的攻略對象,那麼無疑就是楚東軍隊以及越國軍隊了。
總的來說,魏國軍隊佔據絕對有利的優勢,只要不出現貪功冒進的變故,楚國實在很難抵擋魏國這三路大軍的同時進攻。
而令中原感到震驚的是,這尚且不是魏國的全部兵力,事實上魏國仍有桓王趙宣、燕王趙疆、還有河西守司馬安、河東守魏忌、上黨守姜鄙等一干將領率領的軍隊——這幾支軍隊,主要負責戒嚴秦國,防止秦國在魏國攻伐楚國的期間對魏國出兵。
先說西路戰場,昭武九年二月下旬,魏國宋郡睢陽縣的守將桓虎,率先出兵。
睢陽往南,便是固陵邑,即當年固陵君熊吾的封邑,後來成爲楚國流放屈氏一族的地方。不過前兩年,鑑於屈氏一族試圖在“諸國伐魏戰役”中再次倒向楚國一方,羯人出身的魏將博西勒便帶兵攻陷了這片土地,便將企圖倒向楚國的屈氏一族殺了個七七八八,唯有一小部分投降魏國。
不過攻陷固陵邑後,魏國朝廷並沒有建設這片土地的打算,原因就在於固陵邑地處魏國宋郡與楚國的邊界,如果是他魏國進攻楚國還是楚國進攻他魏國,都很有可能會路經這片土地,因此魏國朝廷也就懶得花費精力在這裏做無謂的建設——反正始終是要被摧毀的。
自那以後,固陵邑就成爲了睢陽、商水兩地與楚國的緩衝地帶。
固陵邑再往南,即是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