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件事,最早被記載於宋郡守司馬尚的戰報中,楚國的王都壽郢,就是司馬尚與桓虎聯手打下來的,東路魏軍那邊的樂弈與田耽,沒能撈到這份軍功。
在攻伐壽郢的期間,司馬尚最早注意到楚國將大量財物、物資運往南邊,懷疑楚人或有可能放棄壽郢這座都城,但他當時並不清楚楚人準備遷都何處。
於是司馬尚便派了一支騎兵,盯着那些運輸物資的楚國戰船,在跟了很長一段路程後,這才確認楚國遷都彭蠡這件事。
“彭蠡……”
在雒陽王宮的甘露殿內,魏王趙潤仔細閱覽着司馬尚的戰報。
在這份戰報中,心思縝密的司馬尚已大致描繪了彭蠡一帶的地貌,讓趙潤大致能夠了解,得知彭蠡一帶的地貌大致呈“凹”形,西、南、東三面環山,唯獨北面乃是“大澤(鄱陽湖)”可通大江,初次以外在湖澤的西邊,有一條山間穀道可通外界,除此以外,幾乎是與世隔絕。
“熊拓……他竟能忍下這口氣,遷都彭蠡?”
魏王趙潤心中大爲以外。
畢竟按照他對熊拓的瞭解,後者的性格極爲剛烈好強,他原以爲熊拓會死守壽郢,且不惜爲此戰死於都城。
以己度人,趙潤自己亦是這般,他當年在大梁戰役時,就有“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決心,若大梁不能保全,便與三十餘萬魏國男兒共存亡,寧可戰死在保衛國家的戰爭中,也不會灰溜溜地逃到三川,苟延殘息等待攻伐韓國的精銳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