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時間回溯到魏昭武十二年九月,正值楚國太子熊辛領着新陽君項培、壽陵君景雲、邸陽君熊瀝等一干楚國文臣武將抵達魏國王都雒陽之後,朝廷對外公佈,宣佈楚國覆亡、併入魏國。
隨即,朝廷六部立刻擬定了包攬楚人的律令,比如以魏王趙潤的名義,宣佈“楚人至此亦屬魏的一份子”,禁止濫殺楚人,搶掠楚人,否則按律論處等等。
此事由魏人與楚人雙方促成:以舊楚丞相爲首的溧陽君熊盛,迫切希望魏國擬定保護楚人的相應規章制度,以保障楚人的利益;而魏國也希望儘快加促“楚人融入魏人”的步驟,緩解兩國國民的仇恨,以便於魏國對整個中原的統治。
在魏王趙潤的授意下,朝廷六部迅速運轉,刑部着手擬定新的律法,而吏部則立刻着手準備徵辟楚國的人才出仕——雖然最終目的是爲了擴充朝廷的人才,但就目前而言,此舉主要還是起到一個“千金買馬骨”標榜作用。
而此時的禮部,亦開始大力引導輿論,通過告示、雜書、邸報等途徑,對楚人做一個正面的宣傳。
就連歸屬禮部轄下的百家言論,比如小說家的雜書《軼談》,亦大幅度地正面宣傳楚人。
小說家的《軼談》,它雖然是一本雜書,但卻比禮部親自刊印的《邸報》更爲流通,畢竟那些小說家想法天馬行空,甚至於有時荒誕無稽——比如想當初在正面宣傳韓國降將燕縐的時候,那些小說家連“燕縐偶遇仙山、得仙人點化而歸順魏國”這種荒誕之事都寫得出來,但偏偏魏國甚至整個中原絕大多數的人都熱衷於看到這種“神奇”的故事。
在禮部的要求下,在新一刊的《軼談》中,似周初等小說家們大力正面宣傳楚人。
前半篇宣傳在魏國任職的楚人,比如今魏國內朝大臣介子鴟、商水軍上將伍忌、鄢陵軍上將屈塍,天策府參將翟璜等等,讚頌這些位楚國出身的文臣武將對他魏國所作出的貢獻。
至於後半篇,則宣傳楚王熊拓、溧陽君熊盛、壽陵君景雲、新陽君項培、邸陽君熊瀝等人,將其作爲《楚國篇》的正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