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別忘了,這位司馬安大將軍,那可是魏國唯一一位曾公然抗拒過“魏公子潤”命令的將領。
魏昭武十二年十一月,在溧陽君熊盛的協助下,魏國基本上消化了楚國。
其實確切地說,早在前兩年,在魏軍打下大江以北的楚國土地後,魏國就已經在着手消化這些奪取的土地與城池,只是當時楚國尚在,以至於仍有些對國家抱持忠臣的義士仍在抗拒,是故,像衛朔、衛鄖、衛振、季武、韓普、屈塍等人,前前後後纔會駐紮在奪取的楚國城池內,防止楚人造反。
不過在楚王熊拓戰亡、楚太子熊辛投降魏國之後,局勢就有所改變,非但魏國因此到了大義名分,並且那些本欲抗爭的楚國義士,也逐漸放棄。
隨後,待等溧陽君熊盛將楚王熊拓的遺言傳播開,呼籲楚人莫要再做無謂的犧牲後,魏國就更加順利地統治了楚地。
待初步消化楚國之後,魏國便開始順勢引導“韓國歸併”這件事。
倘若說魏國吞併楚國的消息已經讓秦王囘如坐鍼氈,那麼,當他得知魏國有意吞併韓國之後,他就更加坐不住了。
想想也是,雖說秦國的國域不小,可滿打滿算也就只有秦嶺、隴西、漢中、蜀國這一片,而魏國在吞併楚國之後,若再給被他吞併韓國,那麼介時,魏國疆域與人口,都將是秦國的十倍以上。
更要命的是,中原之地素來比西垂富裕,若這場戰爭再拖延下去,只需短短几年,魏國可能無需通過戰爭就能拖死他秦國,就像當日魏國拖死韓國那般。
區別僅在於,當時韓國還有能力反撲,甚至於還有一線機會擊敗魏國,只要那條該死的“武安-柏人-鉅鹿防線”能發揮作用,可是秦國,將如何抵抗已統一了整個中原的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