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男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銅駝荊棘荒涼嘆,
名士從來不掛懷!”
喝死在哪就埋在哪,真是喝出一種境界了。
唐朝的李白號稱‘酒中仙’,杜甫嗜酒甚於李白,據統計,李白現存詩文1050篇,涉及飲酒的有170篇,爲16%強;杜甫詩文1400餘,涉及飲酒300篇,爲21%強。據考李白後代多弱智有生理缺陷,杜甫死於飲酒過量。然歷代文人騷客飲酒依然“視死如歸”。這種喝酒的精神真實讓後世酒鬼頂禮膜拜!(小編就得先叩拜一個,文壇豪傑,酒國英雄,我等楷模)。
如果說文人雅客飲酒還帶着一絲文藝的浪漫,那麼歷代國君飲酒就帶着絲絲的血腥了。
《說文解字》上就有:“古者夏禹時期的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大禹因爲怕後人飲酒亡國,所以用大毅力戒酒,並疏遠了釀酒的儀狄,可再看看後代君主們的精彩表現:
夏桀開鑿的酒池大得可以行船,亡國。
商紂王更勝一籌,直接酒池肉林,亡國。
南陳後主:陳叔寶“終日沉醉,罕有醒時”每日與子弟飲酒一石。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