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舉行宗教儀式,是讓人們在短時間內丟掉個人主義,變成集體主義。而這樣做,恰恰提高了人類大集羣的組織力。有了共信共識才能進行復雜的社會活動。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是軍事,而‘祀’的重大社會作用,在二十一世紀宗教祭祀作爲迷信已經被破除,但其社會作用是被更先進的東西給替代了,如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人文主義,所以只要社會在,祀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此時的東大陸,在蘇鴷降臨前,船舶航運中各路海神的信仰就一直存在至今。現在航行遇到風暴還有礁石的時候,一些船長爲了穩定人心,甚至還會丟一個人獻祭到大海中,來穩定人心的操作。
遠在五千公里外聖卷書院的蘇鴷,在圖書館內將自己小腿翹在窗臺上,用腳尖逗着海鷗,同時感慨道:“當人們心靈有空缺的時候,就會被某些人填補,這些人會變成社會思想中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人們空缺的心靈會變成一種思想模具。無論提供思想的人本意提供的思想本意是什麼,都會被信徒們的選擇性去理解。
心中信佛的人,他信的人,就變成佛。
心中有鬼的人,他畏的人,就變成了鬼。
所以無論是黃金,還是黃銅,亦或是泥巴,倒入到佛像磨具中會塑造成佛像,倒入怪獸模具中會塑造爲怪獸。故歷史上英雄變成了皇帝,偉人變成了神。”
蘇鴷看着這羣窗臺上大膽的鳥兒,笑了笑,在這幫鳥的眼中,蘇鴷就是一個投餵器。
【言歸正傳,在儀式後的蘇鴷對整個船隊有了神的視角,在上千人中蘇鴷可以對龐大艦隊的各個情況進行觀察,蘇鴷進入了一種對艦隊全知的狀態】
例如,彈藥傳送帶上的情況,船舶內鍋爐的情形,旋轉炮塔的情況。這些信息都是戰爭中,指揮官需要急迫得知的消息。而蘇鴷獲取了這些至關重要的信息,傳遞給了葉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