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大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除了壓縮口糧,江浩喫的流浪地球世界第一頓正常飯,蚯蚓和菌類磨成粉煮成的粥,上面飄着幾片綠色的葉子,看上去像是菠菜。
其實早在流浪地球開始前,人類就在研究地下生物圈的問題,在建造地下城的時候,最大的一項工程就是建造種植養殖基地。
原本地球上最廣泛的肉食來源,比如牛、羊、豬、雞這些,在地下基地環境中已經不適合大規模飼養,所以人類將目光瞄準了昆蟲,而其中養殖蚯蚓是最大的一項。
‘流浪地球’出現過很多次蚯蚓乾的鏡頭,確實沒錯,在流浪時代,人類最大的蛋白質來源就是蚯蚓。
蚯蚓幹中,蛋白質含量佔55%左右,脂肪含量爲17%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爲17%左右。同時其中還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D以及鈣、鋅、鍶、硒、鎂、鉬、銅等微量礦物元素,可以說,小小的蚯蚓已經滿足了人們對於營養的全部需求。
更重要的一點是蚯蚓最適宜在陰暗的地下養殖,養殖業最簡單,這就是人類選擇他們的原因。
至於蔬菜,
人類早就有無土栽培技術,因爲有行星發動機,基地電力充足,養殖基地製造出人工太陽光照效果,選取了十幾種最適宜無土栽培的蔬菜進行大規模種植,比如生菜、菠菜、菊苣、芥藍、菜心、油菜、小白菜、薹菜、黃瓜、辣椒、西紅柿這些。
雖然這些蔬菜價格比較貴,但人們還是能夠喫到的。
無土栽培需要營養液,那營養液從哪裏來呢?嘿嘿嘿,就是人類的糞便,經過提煉加工,從裏面提取出適應無土栽培的營養部分,直接灌溉給了這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