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帕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你沒看錯,在共和國的歷史上,的確曾經出現過三元人民幣紙幣的奇葩記錄,這張紙幣爲淡綠色,比現在流通的1元人民幣稍微大一些,正面的兩端各有繁體三元字樣,下面標着“1953年”,正上方爲“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中間是永新縣龍源口大捷橋圖景,石橋周圍的花邊爲深綠色,中間的底紋爲黃色,紙幣的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三元”字樣。
之所以有“三元”的面額,是因爲共和國建國之初,很多地方都參考了北方紅色帝國的體系,紅色帝國使用的鈔票就有三戈比的硬幣和三盧布的紙幣。
後來因爲這批“三元”紙幣是由紅色帝國印刷的,在兩國關係交惡時期就停止了使用,到現在已經停止流通兩年了,也不知道是那家“佛爺”運氣好,竟然遇到了絕版的玩意兒。
因爲印刷數量少,“三元”紙幣日後也成了貨幣收藏市場的熱門,一張品相較好的“三元”鈔票可以賣出五萬元的高價,可惜這次是魂穿,不能帶走,要不然收一些“三元”紙幣回去也能換上不少錢。
沈隆想想,將這張“三元”鈔票仔細收好,慢慢數起剩下的錢來,最後攏共一算,竟然有三百多塊,都趕得上一級工一年的收入了。
這時候實行八級工資制,一級工工資在29到33元之間,別看數字少,購買力卻不低,一個一級工靠三十塊工資養活一家五口完全不是問題。
好了,差不多夠用一段時間了,沈隆講錢收好,出門準備回醫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