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Q音有很多數據標準可以用來量化評價一首歌的市場反應。
留存率、收聽完整度、單曲循環比例、評論數、轉發數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Q音並不會對外公佈這些數據,陳鋒也不是很關心。
他只在新歌發佈後跟進了一陣歌曲下面的評論和點播次數變化。
與《乏味》同期發佈共有五首新歌,其中得到B級資源的只有《乏味》。
想來是Q音那邊刻意的運作,讓《乏味》完美避開了大牌藝人的新作,成爲同期最強。
靠着前段時間瘋狂造勢的效果,史上最強神祕新人這個噱頭吊足了歌迷的胃口,自正式發佈伊始,《乏味》的評論點播數便一騎絕塵。
這當然是應有的效果,畢竟佔據了那麼多資源,要還不能打,那也對不住陳鋒辛辛苦苦從千年之後搬運回來這歌。
十二點半,歌曲評論數達到了一千五百餘條,比同期其他四首新歌加起來還多。
同時歌曲點播數則輕鬆突破了兩萬,同樣碾壓了那四首歌的總和。